第30頁(第1/3 頁)
林強《向前走》
那年,有首閩南語歌打動了所有人的心,那就是林強的《向前走》。搖滾以其充滿節奏感的旋律,熱血的歌詞,讓人聽幾次就朗朗上口。跟以前大多數的閩南語歌曲不同,這首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歌詞裡,你可以感受到一個初生之犢的鄉下小夥子,對大城市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發下豪語,要在城市裡闖下一番功業的心情,非常勵志。當初,我在午間綜藝節目裡,看到林強忘我又熱切地舞動著唱這首歌,馬上就被吸引了。
在過去,可能是歷史或文化的影響,閩南語歌總是給人一種&ldo;悲情&rdo;的感覺。當然,這樣說不一定精確,但閩南語歌的確因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有種特殊的滄桑感。日本的統治之後,閩南語歌有了些演歌的江湖氣息,再加上後來的酒場酒家文化,閩南語歌開始有了酒的氣息,或者說是一種風花雪月及風塵般的蒼涼。
後來,隨著臺灣社會的演進,許多年輕人紛紛到大城市工作,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閩南語歌是在描述這些‐‐大概就是以後一定要衣錦還鄉,故鄉的愛人請等我成功回來,愛人的離別之類的主題。粗略地說,早期的閩南語歌,主題不外乎社會底層、風塵滄桑及市井小民的生活,所以有濃厚的苦命和不認命的哭腔。雖然以前也有些曲風比較不同的閩南語歌,但仍然成不了主流。
因此,《向前走》一推出,馬上就引起一陣轟動與旋風,在流行樂壇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不僅僅是那種創新的曲風,同時它也讓大家發現,原來閩南語歌也可以這麼搖滾、前衛、流行、有人文深度。在當時處於十字路口、人心茫茫的臺灣,林強以那種傻傻的形象,用不太標準的國語,唱出了許多到臺北奮鬥、不向現實低頭、充滿生命力的年輕人的心聲,也激起了許多人&ldo;只要向前走,什麼都不怕&rdo;的雄心壯志。有很長一段時間,這首《向前走》都是許多人喜歡選用的競選歌曲。
這首v的拍攝地是當時剛建好的臺北新火車站,背景畫面很好地描述了許多外地人對臺北新火車站的第一印象。我的大學同學說,當初他坐火車北上到臺北讀書,對前途一片茫然時,隨身聽裡放的就是《向前走》這首歌。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到過臺北,臺北對他來說,像是另一個世界。
其實他這樣講,多少也表現了&ldo;臺北&rdo;這個地方與其他地方的差異性。因為許多住在臺北市的居民,心裡很自然地會有種首善之區的優越感,過了淡水河出了臺北市,就算是河對岸的臺北縣,也好像低了一級。總之,這裡的人很習慣用臺北市的角度去看臺灣的其他地方。
再加上一些歷史和文化的因素,臺灣一直有所謂的&ldo;南北差異&rdo;,北部人跟南部人在思想及個性上都有較大的差別。當然,這個&ldo;北部人&rdo;指的是臺北人。南部人會說臺北人太冷漠,還是南部人熱情;可是臺北人會說那是因為臺北人夠理性冷靜,不像南部人常常那麼粗魯做事不經大腦。長久以來,電視節目也有這樣的畫面:臺北人低調奢華,中南部人有錢卻像暴發戶;臺北人&ldo;高水平&rdo;講國語,中南部比較&ldo;鄉土&rdo;講閩南語。諸如此類的事,從個性、思想,一直到建設、政治立場,都能拿來吵或互相譏諷。所以現在有個名詞叫&ldo;戰南北&rdo;,就是南北部人在那邊打嘴仗吵來吵去,大部分都發生在網路上。
總之,臺北人常常有種莫名的優越感。最近臺灣經濟不景氣,股市一瀉千里,所以,當財政官員在電視上表示希望&ldo;中南部的有錢人一起救臺股&rdo;時,你就知道這句話又將要引發&ldo;戰爭&rdo;了。
臺灣有些人會覺得臺北人有點兒驕傲。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