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3 頁)
其實,在初中階段,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大都還是受到家庭的影響。因為臺灣政治氣氛的逐漸寬鬆,老師們也比較敢在課堂上發表些意見。當然,不同老師會有不同的政治取向,但顧忌家長的抗議,大多也都不敢太明講,因此在課堂上也常會灌輸一些政治思想給學生。
&ldo;各位同學,我們都是生長在臺灣對不對?那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是不是要好好愛這塊土地,學這塊土地的語言呢?你們大家都知道長江、黃河的長度跨過哪些省,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濁水溪的長度?能不能排列出臺灣從北到南的縣、市名呢……&rdo;
印象深刻的是有個音樂老師,上課時教我們唱了一首好像兒歌的歌曲。
&ldo;烏鴉黑,烏鴉白,烏鴉是黑還是白?你說烏鴉黑,我說烏鴉白,烏鴉是黑還是白?&rdo;
這首歌的曲調是用閩南語民謠《雨夜花》來唱的,而《雨夜花》歌詞開頭是&ldo;雨夜花,雨夜花……&rdo;用閩南語讀起來剛好就是&ldo;烏鴉黑&rdo;的諧音。所以,當時只覺得這首歌還蠻有趣的。
過了幾年,在一個電視節目裡面,主持人提到這首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以前一些&ldo;政治犯&rdo;編出來諷刺司法黑白不分的戲謔歌,並不是字面意義那麼簡單。那這位老師到底為什麼教我們唱這首歌呢?
老師喜歡隱晦或直接發表一些自己的意見。當然,大陸的朋友很習慣地會將臺灣的政治光譜簡單地二分為非藍即綠。這樣分過於粗略,至少在20世紀90年代初那段時間,還沒有這種區分。又或者說,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到現在,大多數群眾雖然心裡有政治取向,但並沒有多深。只要公民們覺得哪一個政黨或候選人能帶給他們好處或前景,就支援他們。當然,這也是他們二十幾年來不斷自我學習的結果。
反正,初中生的確是有一些初步的政治思考。但我覺得,可能是當時臺灣學生長期受到填鴨式教育下&ldo;標準答案&rdo;的影響,再加上看得不夠多,思考過於粗略,也常常流於二分,非黑即白,容不下其他人的政治價值觀。
那幾年,國民黨黨爭非常嚴重。先是二月政爭告一段落後,李登輝用了軍人出身的郝柏村任&ldo;行政院長&rdo;。對這件事的看法,同學們大都是從家裡聽來的,不外乎&ldo;軍人干政&rdo;之類的。另外有些同學就反駁啦:郝柏村的強勢作風讓社會治安改善了很多,果然還是應該讓軍人來做這些事。
李登輝、郝伯村這對搭檔被稱為&ldo;李郝體制&rdo;。李登輝當時說他們是&ldo;肝膽相照&rdo;,合作無間。不過李登輝老謀深算,當然會料到由郝柏村引來的反對聲浪。當時李登輝已經掌握了黨政大權,只剩下軍方還未掌握,因此他沿用了非主流派的郝柏村任&ldo;行政院長&rdo;,一方面堵住非主流派的口,另一方面藉此架空郝在軍中的影響力。
等到李登輝覺得他已經可以控制軍方,不再需要郝柏村了,便開始將其權力架空,郝柏村自認受辱,不幹了。到此,&ldo;肝膽相照&rdo;變成&ldo;肝膽俱裂&rdo;。之後,李登輝起用了連戰擔任&ldo;行政院長&rdo;。
為此,同學們也會討論這些話題,但大多流於表面,沒有自己的思考,因此聊一聊,發現聊不下去後也鬧得不歡而散。套句臺灣網路最近的流行語就是:&ldo;你的王道不等於我的王道!&rdo;不過,當時大家都不懂得這一點,真是一群腦殘的初中生。
1992
&ldo;四大天王&rdo;搶灘臺灣流行歌壇
20世紀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