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2/3 頁)
自己則坐在旁邊的走道樓梯上。因為一般大廳的戲院,座位編排都是如樓梯般一層層往下的,所以也不會有擋到視線的問題。這戲院也真夠黑心的,位置都坐滿了還繼續賣票,所以還有一堆人也是這樣坐在走道間看的。
電影的內容就不提了,反正我是對裡面的特效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海水衝進船艙後大家四散逃命的片段,不知道為什麼看了特別有快感,大概是從小就愛看有關海洋災難片的影響。
等到電影結束,燈光開啟後,可以發現現場觀眾都是眼眶紅紅的,激烈者也不在少數,大多數的男朋友都在安慰他們的女朋友。我的小女朋友呢,也是眼眶稍紅。看她哭了,我沒有哭豈不是顯得我很冷血,於是我也假裝擦擦眼眶,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表示我感同身受。
等出了電影院,沒走幾步路,她突然拉起了我的手。我又驚又喜,不過後來又想到,其實她並不是在牽我的手,只不過是在想她心中的傑克。
這是我第一次交女朋友,第一次跟女生看電影,第一次牽女生的手,都趕上了那一年末《鐵達尼號》上映時的瘋狂熱潮。
第一次上網
我第一次上網,或者說,第一次使用dows介面的電腦是在1997年升大學的那個暑假。臺北車站前有一排空間,擺滿了ib贊助的電腦,免費提供給來往的民眾上網。每天我經過那裡,總是要花幾十分鐘東看西看。那時候個人網站也還不流行,大部分都是商業網站,因此我只記下幾個網址,如臺灣早期知名入口網站番薯藤、ny、華納等,逛來逛去也就那幾個。
但嚴格說起來,我第一次接觸電腦,是在1983和1984年剛上小學左右。那時我常去一個哥哥的家裡玩,他家裡有一臺當初宏碁仿appleii的&ldo;小教授&rdo;電腦。這臺&ldo;電腦&rdo;並不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電腦,反而像一個盒子,內建處理器等零件,盒子正面下方則是小小的鍵盤,所以,這是需要接在電視上作為螢幕的。
當然,這臺電腦只被我們拿來當遊戲機用。當時的遊戲卡是類似錄音帶一樣的東西,放進錄音機裡讀取。立體聲的錄音機還不行,要單音的。經過漫長的讀取時間,終於可以玩了,但如果不慎動到什麼,還會造成讀取失敗,又要再讀一次,簡直會讓人瘋掉。雖然那時候的遊戲超級簡陋,只有八色而已,但我們還是玩得很開心。
&ldo;小教授&rdo;系列總共出了三代,可以說是宏碁電腦的成名作,雖然口口聲聲說跟appleii並不完全相容,但大家都知道其實就是仿appleii的。當年,買得起&ldo;小教授&rdo;的家庭可以說都有一定經濟水準。而宏碁推出&ldo;小教授&rdo;,也算是一戰成名。&ldo;小教授一號&rdo;,前幾年在國外也曾看過,還有推出當做教學機用的,真是嚇死我了。
後來另一家的一個老師,家裡買了一臺pc,我看那裡面的遊戲更好玩了,遂撇下&ldo;小教授&rdo;,轉投pc的懷抱裡去。真是現實的小孩!
大一點兒後,apple推出了ac系列,許多人會炫耀買了一臺ac128k。當然那幾年仿ac的廠商抓也抓不完,臺灣就一堆廠商在效仿,而且仿得又比原廠的功能更強,那種情況就像現在山寨機,功能超強,把什麼功能都做進去,摻在一起,像做撒尿牛丸一樣。如果說現在臺灣一些國際性的知名計算機資訊大廠,當初都是搞仿冒起家的,也不為過。也許是這個原因,所以ac乾脆關起來搞自閉,這也給了pc做大的機會。在小學時,學校僅有的幾臺電腦都還是那一體成型的ac128k,但到了初中上電腦課時,教室裡面放置的,全部都是pc了。
</br>
<style ty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