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拉扯(第1/4 頁)
許婧那聲師兄讓方家俊感覺她跟之前的一根筋不一樣了,放以前許婧肯定說不出這種話,更不可能對他說這種話。
不知道這一年多她心態上有什麼轉變,開始學會裝相了。
方家俊想到兩人去年第一次在劇協重逢時許婧身邊的那幫人,估計這些人就是原因。
但是許婧變了,方家俊也在變,他也不是當年利用許婧的性格缺陷造謠、用這種低階手段的程度了。
鬥氣贏了又能怎樣,沒好處,就不值得費心思。
方家俊電話裡說得很體面,有事兒,但不急,請她幫忙的,市博那邊還需要多久,許婧給個時間就行。
許婧沒有細說市博這邊的事,回答的感覺很敷衍,而且一般人家跟你客氣,你給點面子當天不行最晚也得說明天,然而許婧一杆子給方家俊支到下週去了。
那感覺就像是一個本來在外面呼風喚雨的大導演,被周圍人捧得太高了,眼高於頂,已經脫離現實,認為誰都認識她,誰都要對她禮讓三分,就算進了體制內也要保持自己特立獨行的做派,結果其他人都是老實幹活的,誰也沒給她特殊待遇,大導演就傷自尊了,鬧小孩子脾氣,就出走了,還要抬一個市博給自己壯聲勢,讓省話的其他人知道她外面還有更好的。
方家俊心想幼稚,你現在越任性,你的處境越不好,之後越好說話。
下週方家俊再見到許婧都是在例會上,許婧一直呆在市博,說是工作,但是省話的其他人都覺得她是故意擺譜。
“什麼意思?意思我們都得捧著她嗎?”
“誰手裡沒事啊,不是歡迎過了嗎,難道還要天天去跟她請安?”
“新進來三個人,另外兩個都沒她這樣,主動認人主動學習,現在不都已經跟著做專案了,就她,連個人影都不見。”
“呵,誰敢帶她啊,人家自己外面有大專案。”
“這話說的,社招進來的誰不是已經導過戲拿過獎,那人家都抱著謙虛學習進步的態度來的,就她特殊咯?”
“那可不,人家是大老闆,外面有公司做合夥人的。”
“大老闆也看得上編制啊?”
“那就不好說了哈哈哈哈……”
當然這些本來都是私下裡說的話,不會擺到明面上,但是誰讓許婧不在呢,當事人不在,那就肆無忌憚了。
而這些閒話自然不會白說。體制內真的很像一個大家庭,你的同事就是你的親戚。這句話從好壞兩個角度都能理解。好的角度是永遠有人管,夫妻如果同在一個單位,夫妻打架是可以叫領導來評理做主的;而壞的角度自然是,本來應該完全看實力的工作場所,閒話不會有任何發揮的餘地,但是你的親戚會因為閒話降低對你的評價,也會因為閒話來“替天行道”教你做人,給你造成不小的麻煩,體制內就是如此。
所以例會上許婧離開崗位去市博明明是完全合規合理的行動,依然被提上來,以“個別同事”開頭進行了批評。
大家都很肅穆,好像這個個別同事就是自己,沒人明目張膽地看向許婧,但是心裡都知道說的是誰。
當然例會也不能光罵人,總要有點好訊息顯示大家整體還是進步的,於是就講到年末最後一個演出季,省話會搞一個展演的活動,專門為平時有想法但沒多少資源的小導演們提供機會。
這確實是個大好事,省話雖然在本市行業內是龍頭,但內部也有資源傾斜,不是所有人都像方家俊這麼好運氣,大部分小導演懷著導演夢進來的第一份工作基本都是給別人的專案幹雜活,美其名曰在實踐中學習。
時間久了有的人會乾脆放棄導演而轉向其他崗位,畢竟當導演要出頭太難了,指不定蹉跎多久呢,還不如靈活一點,換個目標,反正還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