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一統全球(15)(第2/3 頁)
不易的地位與權力。
有這種分歧的原因,自然是因為他們還沒見識過華軍步槍火炮的威力。
最終,在權欲與盲目的自信驅使下,這些首領們做出了一個決定——與華軍抗爭到底,妄圖繼續沉浸在他們那部落首領的虛幻榮耀之中。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料到,華朝海軍所裝備的艦炮,其威力之巨大,絕非他們所能想象。在他們眼中,那不過是遙遠海平線上的一點點火光,卻足以顛覆整個埃倫港的命運。
隨著華朝海軍艦炮的轟鳴,埃倫港瞬間陷入了火海與硝煙的包圍之中。那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卻如同地獄般恐怖。炮火連天,震耳欲聾,彷彿是天降的神罰,要將這片土地徹底毀滅。無數查魯亞人在炮彈的肆虐下慘叫著倒下,他們的身軀在爆炸的火焰中被撕裂,血肉橫飛,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人間煉獄。
在這場殘酷的炮火洗禮中,甚至有兩名部落首領也未能倖免於難,他們那曾經高高在上的身軀,如今卻被炮彈直接炸得粉碎,成為了這場悲劇的註腳。這一幕,讓所有的查魯亞人都深刻體會到了華朝海軍的強大與不可抗拒,也讓他們對華軍武器的恐怖產生了深深的畏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而且,在這場驚心動魄的炮火轟炸中,聯盟盟主亦不幸身受重傷。他躺在殘垣斷壁之間,目睹著曾經繁華的埃倫港如今淪為一片廢墟,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悔恨與絕望。終於,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痛哭流涕,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帶領著殘餘的部落首領們向華軍投降,祈求能夠挽回一絲生機,也讓這無盡的炮火得以停歇。
華軍見狀,終於停止了那震耳欲聾的炮擊,整個埃倫港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只剩下硝煙與火光在訴說著剛才的慘烈。
隨後,聯盟盟主在眾目睽睽之下,帶領著殘存計程車兵與民眾,顫顫巍巍地跪倒在地,以最謙卑的姿態迎接華國軍隊的勝利入城。他們不僅拱手讓出了埃倫港的城防與吏治大權,更是在華軍的監督下,被迫向各個部落下達了投降歸附的命令,以傳檄而定的方式,宣告了查魯亞人部落整個聯盟的徹底臣服。
當然,對於少部分冥頑不靈、妄圖負隅頑抗的部落,華軍展現出了毫不留情的鐵血手段,直接將其視為叛軍進行剿滅,以儆效尤。在華軍雷霆萬鈞的攻勢之下,查魯亞人的各個部落紛紛繳械投降,最終成為了華朝版圖中的一部分,其民眾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華朝的子民。
然而,對於埃倫港中那幾名曾經固執己見、拒不投降的盟主和部落首領來說,他們的命運卻並未因此得到寬恕。在華軍的公審之下,他們被一一處死,以生命的代價為當初沒有及時獻城投降的錯誤決策買單。
在成功收服了查魯亞人各部落之後,華軍猶如一把鋒利的利劍,深深插入了南美大陸的心臟地帶。鄧艾率領著他手下的精銳士兵,以埃倫港為,踏上了征服南美內陸的漫漫征途。
他們一路向內陸挺進,勢如破竹,先後將瓜拉尼聯盟、拉斯梅塞德斯部落、阿拉米託人、塔夫部落、拉坎德拉里亞部落、艾馬拉人、摩克索人以及希德拉里卡部落等一眾原始部落收入囊中。每征服一處,華軍便留下一部分兵力維持當地治安,同時著手進行吏治改革,力求將華朝的文明與秩序播撒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當然,鄧艾的征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南美大陸中部的山川叢林複雜多變,原始部落眾多且分散,加之語言不通、文化迥異,使得征服工作異常艱鉅。鄧艾與他計程車兵們在這片未知的土地上披荊斬棘,歷經千辛萬苦,耗時良久,才逐漸將一個個部落納入華朝的版圖之中。
與此同時,皇帝張循並未選擇留在埃倫港靜待鄧艾的凱旋。在確保了查魯亞人地區的穩固之後,張循繼續北上,去探索那片更加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