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掌衛(第3/4 頁)
成天下輿圖。”
“八是待上述都有所進展,有了熟手,要建立情報學校,專司情報人才培養,以收百年之效。——此事,今年年底前要做起來,日後慢慢完善。”
八條說完,朱希孝等人都聽得呆了。這些話讓朱希孝、王通等這些情報頭子來說,也未必說的全乎,更何況十歲稚童?李太后更是在屏風後面聽得如痴如醉,此時才徹底驚覺自己有多麼不稱職——其實朱元璋、朱棣來了,也會自慚形穢的。畢竟後世黨員幹部在黨校兩年三小訓、三年一大訓,天下應知應會的東西無所不包,其系統性、科學性更是古代沒法比的。
朱希孝奏道:“今日臣才知皇爺之才實乃天授,非臣等井蛙之心可揣測者。皇爺將臣應當應分的事情分派的如此清楚,臣等如再不奮發,慚愧無地矣!臣等回去後,必按皇爺所述八條,實在辦好差事,以為皇爺之鷹犬!”
朱翊鈞聽了笑道:“不必如此等說。錦衣衛乃朕親軍中最親者——,盡心辦好了差事,苟能利國利民,也洗刷了紀綱、萬通、張彩、錢寧、江彬等輩留下的錦衣汙名。”一句話說的朱希孝眼圈又紅了。——這錦衣衛成立以來,歷任指揮使留下好名聲的卻少。
長篇大論講吓來,朱翊鈞喝了一口茶水,又囑咐道:“情報的取得和分析等技巧,乃錦衣衛之看家本領,你們要成立專門隊伍研究之,並日益完善。——不可輕傳,要找身家清白之良家子,忠心可保的人方能加以訓練。朕希望有一日,錦衣衛也能練出來一支朕的鐵鷂子——若成此軍,朕親掌之。”
朱希孝重重磕下頭去,應了。他本一忠厚之人,是靖難功臣成國公朱能之後,對皇室忠心耿耿,這才被隆慶帝選為錦衣衛指揮使,本身沒什麼野心,因此也就沒什麼政績,今日被朱翊鈞一番點撥,畫了藍圖,也起了雄心,要幹些利國利民的事。他身後的李三泰、陸贊元、王通等人心裡如同揣了火炭一般,見皇帝如此這般諄諄教誨,情知錦衣衛將得大用,因此都七嘴八舌的表了忠心,興奮的滿臉通紅。
朱翊鈞見火候已足,卻換過麵皮,肅容道:“今日之錦衣衛,多有攬訟、勒索商賈或刑求官員以索賄者,爾等卻要仔細!”見諸人都跪地請罪,又換過了麵皮,露出一絲笑容,道:“外朝付給錦衣衛之餉銀每年多少?”
朱希孝恭謹回道:“回萬歲,餉銀分兩處,戶部支取的乃是京師各司、所,年三十萬兩;地方卻另行支應,年七十萬兩有奇。”
朱翊鈞聽了笑道:“百萬兩銀養這許多人,人均一年不過五十兩,卻吃力了。要給你等加餉,卻讓張老先生等為難。俗話說,兵貴精不貴多,你可將其中老弱、身體有殘疾不堪用的整理出來,開辦些青樓、旅店、舟行、車馬行、鏢行等營生,既掙了錢有了日常開支用度,探聽、傳遞訊息也方便。——注意,要專人專司此事,不得將精兵與行商者混雜,更不可勒索民財,財務也要清清楚楚的備查。”頓一頓道:“南鎮撫司自今日起,獨立出來歸朕直領,不歸你管了——陸贊元和吳發奎,你等做好內部監察諸事,有作奸犯科者,另報與朕知,予以重處。”
情報機關開辦三產,後世各國都用,不足為奇,卻是掩護情治人員,賺錢只是次要。朱翊鈞雖也想用財政養情報機關,但哪有銀子?只好借用後世的一些做法,卻是無奈之舉。他將南鎮撫司獨立出來直領,就是警告朱希孝財務要清晰,內部監察要到位,不可貪瀆、枉法。
朱希孝聽說皇帝給了政策,開始時心中大喜,待聽得南鎮撫司歸皇上直領,心裡一凜,叩頭應是。陸贊元、吳發奎心中狂喜,面上卻不顯,朗聲應了。
朱翊鈞親領南鎮撫司,不過是外朝監察體系不健全的無奈之舉。雖然陸贊元和吳發奎兩人很大可能與朱希孝等沆瀣一氣,但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人的編制、身份一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