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小區(第1/4 頁)
小區
電腦沒拿,說是留給徐教授的,那就留給他慢慢玩。
雖然徐教授說不要,可老一輩學者差不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好奇心特別旺盛,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後來有些老人家8丶90歲開始學電腦,也能用得很好。
陳凡敢肯定,等一個月後自己再來,徐教授絕對把這臺電腦的各種功能摸透,說不定還能寫出兩篇新作出來。
當然,前提是他不把這個電腦讓給計算機系,唔……,應該不會吧?
晃了晃腦袋,陳凡爬上汽車,拉緊車門,緩緩往江大後門開過去。
既然來了江大,那就順便去文藝新村看看,就是不知道現在工程進度怎麼樣。
什麼?盧家灣在江大上學的那些人?
他們有什麼好看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完了,難不成還想自己繼續教他們?
想得美。
校園裡車速不能過快,陳凡輕踩油門,以近乎慢跑的速度前進,不一會兒,便從成群結隊跑步上課的同學們中間穿過校園,出了後門。
與此同時,他也看到了文藝新村小區現在的模樣。
上次來的時候,還是市城建委的黃天志副主任帶著他來看地。
本來他只是想買一套環境稍微好點丶附近人少點的房子,結果硬是被黃天志忽悠成了弄塊地建房子。
既然是建房子,那建小不如建大,轉了一圈之後,這裡就變成了作協機關主導丶江南文藝雜誌社和文學創作函授中心協辦,文化廳指導的省城文藝界聯合宿舍區。
車子斜穿馬路,便是一條鋪著煤渣和碎石的土路,陳凡避開路口丶將車停到一旁,下車往裡走。
此時整個工地上是熱火朝天,機器的轟鳴聲丶工人的號子聲丶瓦刀的敲擊聲丶……多種聲音匯成一片,到處都吵吵鬧鬧的,讓他連說話的興趣都沒有。
不過雖說有不少人看見他,卻沒人過來打招呼。
陳作家也好丶陳老師也好,知道他這個人的確實不少,可要說認識,哼哼,……,這是誰啊?沒見過,不認識!
陳凡也沒給自己找存在感,既然沒人搭理他,那他就自己進去看。
與初來這裡時相比,從外到裡,幾座此時看上去極為新潮丶後世看著非常老土的住宅樓拔地而起。
一個樓道口是一個單元,每個單元是一梯兩戶丶6層12戶,然後每棟樓有3個單元,也就是36戶。
最外面的那棟宿舍樓已經封頂完工,往裡的幾棟也都已經建得七七八八,……
不對啊?
陳凡摸著腦袋,往後站到湖邊,然後晃著腦袋左右張望。
原來的計劃是,建3棟共24套80平米的三房丶一棟帶衛生間和廚房共48間的單身宿舍,以及120套50平米的小兩居室。
作協連機關帶文藝出版社加函授中心,一共也才161個人,而且又不是每個人都要求住新房丶以及有小部分人是一個家裡出來的,這麼多房子綽綽有餘。
多出來的就是拿來與其他文藝單位做交易的房源。
由於都是文化戰線上的單位,所以這裡才起名為「文藝新村」。
長得跟龜背一樣的湖心島上丶則全都是喜歡住平房的領導住的小院子,另外還有圖書室丶體育館之類的公共文體設施。
可是現在的房子,看上去要多不少哦。
單單第一棟樓,就有36套丶全都是80平米的三房。
後面還有一棟一模一樣的,這又是36套三房。
難道是縮減了別的戶型?
陳凡順著往裡看,忍不住捏著下巴丶皺眉不已。
好嘛,24套三房變成了72套,一棟單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