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3 頁)
她在對面座位上抱臂打瞌睡。車窗瀉入的秋晨陽光在她膝頭悄然鋪上一層淡淡
的光布。不知從哪裡飛進的小飛蛾如風中的紙屑忽上忽下地飄著,不久落在她辱房
上。休憩一會不知飛去了哪裡。飛蛾離去後,看上去她多少老了一點。
吸完1支煙,我重新開啟書,繼續看《十二瀑鎮的歷史》。
第六年,拓荒村終於出現活力。莊稼豐收,公用木屋得到修整,人們習慣了寒
冷地區的生活。圓木屋換成整齊的木板房。全起爐灶,吊起馬燈。人們把剩下的一
點點糧食、魚乾和蝦夷鹿角裝上船,花兩天時間運到鎮上,換取食鹽、衣服和油。
有幾個人學會用墾荒砍倒的木頭燒炭。河下游出現幾座相似的村落,有了交流。
隨著拓荒的進展,人手不足成了突出問題。村民們開會討論兩天,決定從故鄉
叫幾個人來。關於欠債,寫信悄悄問了一下,回信說債權人看樣子早已死心塌地。
這樣,最年長的農民寫信給往日幾個同村夥伴,問他們想不想來這裡一起開荒。這
是明治二十一年,同戶口普查當中由官員將這裡命名為十二瀑居民點是同一年。
翌年, 有6戶人家19口人遷來這裡。他們被迎進修整過的公用木屋,人們流著
眼淚分享重逢的歡樂。新居民分別得到了土地,在先來居民的幫助下種了莊稼蓋了
房子。
明治二十二年遷來4戶,16口人。明治二十九年遷來7戶,24口人。
居民如此不斷增加。公用木屋擴建成了像樣的集會場所,旁邊還修了一座小神
社。十二瀑居民點改名為十二瀑村。人們的主食仍是稗米飯,但有時開始摻大米進
去。郵局投遞員‐‐儘管不定期‐‐也可以見到了。
當然,不快的事也不是沒有。當官的不時前來徵稅徵兵。尤其感到不快的是那
個阿伊努小夥子(當時已三十五六歲了),他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納稅和徵兵的必
要性。
&ldo;還是以前那樣好啊!&rdo;他說。
儘管如此,村子仍不停地發展。
明治三十五年,人們得知村旁的高地適於放牧,在那裡建了村營綿羊牧場。道
政府來人指導如何圍柵欄如何引水如何修築羊圈。隨後,沿河道路由犯人整修完畢。
不久政府以等於白給的價格賣給的羊群沿路走來。農民們全然鬧不明白政府為何對
自己如此關心。多數人認為畢竟以前吃了那麼多苦,偶爾好事也還是有的。
政府當然不是出於關心而把羊送給農民的。軍部為確保防寒用羊毛自給自足以
進攻中國大陸而向政府施加壓力,政府命令農商省擴大綿羊養殖,農商省將任務派
給北海道政府‐‐如此而已。日俄戰爭正日益迫近。
村裡對綿羊最感興趣的是那個阿伊努小夥子。他從道政府人員那裡學得飼養法,
成為牧場負責人。至於他為什麼對羊有那麼大興趣則不得而知。大概因為不大習慣
村裡隨著人口增加而急劇複雜起來的集體生活。
來牧場的有食用羊36隻,休羅普沙羊21隻,以及兩隻波達&iddot;克力犬。阿伊努小
夥子很快成為養羊能手,羊和狗逐年增加。他打心眼裡喜歡羊喜歡狗。政府人員很
滿意。小狗崽作為良種牧羊犬被各地牧場抱走。
日俄戰爭開始後,村裡有5名青年被徵入部隊,派往中國大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