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第1/2 頁)
織結構也好戰力也罷,都無疑是極鬆散的。並不足以同那令行禁止之大秦鐵騎,又或是唐皇麾下之軍隊相比較。
更不必說那國王是個目光短淺貪戀財貨且沒有任何政治素養的,檢視那到手的、從使團手中搶來的寶物財貨尚且來不及。又如何會過多的關注一群階下之囚的去向,想到那許多?
無疑是方便了嬴政行事,叫使團因此而走脫。
“接下來當如何?難道要回轉東土,再做打算?”
“賊子無禮,便當真將這口氣忍了?”
“要不然又如何?縱使我等有心效仿傅介子、班定遠之流,可是此處距離大唐又何止千里萬里?”
月色之下,眼看著那異域的王城越來越遠,成員們將要走出國王勢力控制範圍之內。一眾走脫的使團於嬴政的示意與放縱之下展開討論。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懸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這是被記載在《漢書》裡的道理。而大唐,從“漢將辭家破殘賊”到“胡無人,漢道昌”。從漢家、漢人、漢道到漢皇,可謂是人均皇漢。
自稱是將中華與夷狄視之如一的原身同樣於此並不例外。而這同樣導致了自身能力如何尚且不論,使團裡的成員們顯然是以傅介子、班超等漢使者為偶像的。屬於不管有事沒事,都想搞出點事來的那一掛。自然是意識到,頭香一炷青史留名的機會,或許就在眼前。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財貨貢品舍了便舍了,但這國王如此做為,所侮辱的顯然不僅僅是一眾使團成員,更有身後的大唐,有屬於大唐的威嚴。
“不若留待有用之身,待回得東土大唐境內之後再上報朝廷,引兵來伐?”
“不妥不妥,且不說所需耗費之輜重糧草等,便是兵馬遠來,艱難險阻,恐得不償失。”
“唉,當真是可恨可惱!無怪乎那國王有恃無恐!”
嬴政彷彿是將自身之氣機等種種收斂了的目光之下,使團成員們原本熱火朝天的討論由此陷入到低迷。直至嬴政以指尖叩過腰間劍柄,開口,做出佈置。
既然是夢境,那麼便有合理與不合理,只是因為嬴政及白衣觀音的先後進入,此方夢境似乎是在不斷完善,形成一套成熟的邏輯與規則。而在這樣的規則之內,大唐距離此地自然是極遙遠的,自不能引兵來襲,如昔日的傅介子出使計斬樓蘭王一般,高調喊出“勿動,漢軍將至,動則滅國矣”這樣的口號。
縱使大唐的聲威遠震於此異域當中同樣有所耳聞又如何?這從東土大唐遠道而來的使團,顯然是並不足以同這小國相抗並且對其造成威脅的。即便此使團中的成員,俱是弓馬嫻熟生存能力強悍之輩。但
“誰說我等手中便無兵?大唐天威之所及,便不足以使其付出代價?”
嬴政如是言,以劍鞘落在地面,畫出此間之地形地貌、簡易國度分佈等種種。相較於君王平日裡所接觸到的而言,這無疑是極粗陋的,甚至是憑藉著使團成員口述所完成。然而當嬴政以掌中長劍為筆,最後一筆落下,目光落在那其間的某一處,卻是不由得皺眉。
“這裡是?”
嬴政以掌中劍鞘指向那其間的某一處缺口。三面海一面山,其餘的大部分地帶,便是再廣闊不過的平原,再肥沃不過的土地。有大大小小無數的國度錯落在其間,彼此林立。
將大唐使團劫掠甚至是關押了的國王與其王國,便是那其中之一。甚至於在這新王即位之前,這片土地同樣是被短暫的、區域性的統一了的。不過這樣的統一如同曇花一現般,在先王死後被瓦解,再度回覆到分裂之局面。
這片土地於先王的統治之下維持統一的時間是三十多年,瓦解卻只在一瞬間。但三十年
有那麼一瞬間,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