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第1/2 頁)
恰如同那孫悟空大鬧天宮,卻最終被關押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一般,楊戩很顯然卻又是失敗了的。
若非是如此,這天地早便已經被改換。又何至於有楊戩之苦心孤詣的圖謀與算計,以及那一腔心血東流?
於是楊戩將那指尖最後於那凌霄寶殿之前停留,將手收回,開口,對著嬴政道:
“如你所想,我止步在此之前,被打落下凡間。”
但很顯然,相較於五行山下被壓了五百年的孫悟空而言,楊戩卻又無疑是幸運的。這幸運並非是因為楊戩是那玉帝的外甥,其母親雲華仙子同玉帝之間有著兄妹關係。而是楊戩背後的師門,是昔日裡再是鼎盛不過的闡教。
從教主玉清元始天尊開始,護短從來便是闡教習俗。更不必說楊戩是闡教三代首座弟子,是那一輩的門人弟子,天資與根骨、心性等最是優異者,是受伏羲大神與女媧娘娘一眾上古大神青睞的後輩。
只是縱使是如此,一切卻並非全無代價。但
“這天庭也好,天規、天條與仙神,又哪有什麼神聖的呢?”
楊戩似是在問自己,又似是在問一旁的嬴政。又或者說這仙神心中早便有了答案。只是洞悉人心與權術的帝王或許讀不懂仙神,讀不懂那所謂的天規與天條,卻是清楚那人世間之變革等種種的。
“徙木立信,從先祖孝公啟用商君之法開始,至朕一統六合,奮六世之餘烈。”
這帝王並不諱言,自己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之上。只不過,嬴政自有其驕傲與狂妄所在。
“朕本以為朕當可以立萬世之制,建萬世不滅之王朝的。”
恰如同楊戩自以為可以算計好一切,讓所有的種種俱是向著他想要的方向而發展。
“天命。”
嬴政輕笑,終是回憶起沙丘行宮裡生命突然消逝的無能為力,回憶起那生老死病席捲,人生之無常。
回憶起那凡人所不能突破之枷鎖。
“朕錯了。”
嬴政為那過往給出陳述。
嬴政似乎是為此而認錯為此而後悔了的,昔日帝國之種種,以及那死後大秦的二世而亡,這帝王自然當付有其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併為此付出代價。
只是過往成灰所有的種種盡數被掩藏在歷史的塵埃裡,唯我獨尊剛愎自用到極致的帝王,又怎會有錯呢?即便是有錯,錯的不會是自己,而是天下,是世道,是那所謂的天命。
所以嬴政言語與態度間,一片平靜,並沒有過多波瀾。恍若是未曾將那教訓吸取,更未曾因此而有任何悔悟。但立在嬴政身側的楊戩清楚,若是重來
若是重來,嬴政應當會如何且不去說。以指尖摩挲過腰間劍柄,墨衣袀玄的帝王眯了眼,以目光望過那似乎忘了自己該當站在哪一邊,正在不斷替天庭、替玉帝說話的沉香道:
“你同樣錯了,不是嗎?”
楊戩錯了嗎?自然是錯了的。若非是有錯,此間的種種,又何以是這樣的情形?又或者說楊戩也好嬴政也罷,於他們這等極聰明且極擅長於掌控一切的人而言,讓一切之種種超出他們的預料,向著他們所不能控制的方向發展,本便是最大的錯誤。
即便這世間之種種,本身便非是在他們掌握。但
“一切還未有定論與結果。”
這二郎顯聖真君似乎於此並不甘心,更不願將那結果接受。即便楊戩心中,對這一切早已經有了答案。於是嬴政並不再言,不過是同楊戩一道看著那接下來事情的發展而已。
很顯然,蠅營狗苟一眾仙神們的共同意願之下,即便是孫悟空察覺到了不同,同樣無法將這一切更改的。遑論此時的孫悟空,是取得西經修成正果,成為鬥戰勝佛之後的孫悟空。
從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