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第1/2 頁)
實已經不必這和尚再多言。卻是這一猴一龍(馬?)目光之所及,有氣血旺盛精氣神再是充盈不過的一隊隊士兵披甲執銳,打了大唐的旗幟而來。
恰是那大軍開撥,在唐長老騎了白馬離開長安之後不久同樣向西而來的唐軍一路緊趕慢趕,終是遙遙趕上了三藏法師的影子。
當然,大部隊尚在後方。此刻出現在這幾人眼中的,同樣不過是一隊斥候而已。然而試問天下誰敵手,在大唐的周遭,在突厥、高句麗、南詔等俱是叫唐軍所掃平之後,這東土大唐往西,過兩界山之後的範圍,同樣多是望風而降。
並不曾生出過多的抵抗。
甚至有自備了乾糧馬匹與軍隊,隨從作戰者。為我大唐之開疆擴土,貢獻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這些人是否真心實意不好說,但就如同孫悟空、白龍馬等不得不踏上護送取經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經的路途一般,大唐皇帝陛下天威之所指鐵騎之所向,一切自是要按照那至高之皇帝陛下的意願而發展的。
於是隨著那鐵騎之所走大唐的旗幟迎風張揚,本就是處在神州次生文化圈的土地被納入到版圖,遙遙的,孫悟空及那白龍馬以目光望過,但見得那最高處的山頂之上,似是有墨衣袀玄、負手而立的身影對著他們遙遙望過來一眼。
那似乎是再遙遠不過的目光與距離之下,有關於那身影的面目與身形等種種無疑是模糊的。然而君王的目光如冰似雪,恰如同冷鋒與利刃一般向著自身而望來。一切卻又是如此的清晰可聞,直直的落到這幾人的眼中。
直叫那恍若是初見,又好似是再相逢的孫悟空心中,下意識的升起某種莫名的感覺。而那化作龍馬形狀的小白龍更不必說,只覺得於那帝王的周身似是有再是威嚴與猙獰不過的巨龍環繞盤旋。
龍潛於深淵,縱使不過是隻鱗片爪,亦足以叫眾生俯首萬類臣服。遑論出現在這龍族眼前的,是是什麼呢?從很早之前開始,四海龍族於那一眾仙神與大神通者的眼中,便不過是可以隨意宰割的魚肉,是可以任意欺辱的菜餚而已。
菜餚之所謂的上桌,自然不過是做為盤中餐而已。
但上古洪荒時期也好這世俗間的傳說也罷,抑或者是存在於每一個龍類之屬的記憶傳承,卻又是具有著真龍存留。
足以叫世間萬物為之臣服和俯首的真龍。
那小白龍自然是清楚,眼前的那人、那身影可以是人族,是某種特殊生靈中的一員。但不過只是彈指瞬息間,隨著念頭轉過,這因種種原因被安排在此的龍族忽然便清楚,為何家族長輩、四海龍君俱是對那大唐皇帝陛下表示臣服。
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替其效力。
風起,原本存在於那山嵐最高處的身影隨之消逝,卻又在轉瞬之間,好似是在不斷近身,不斷向著幾人所在方向靠近。於是漸漸地,那帝王的面目與容顏等似是清晰可見,再沒有半點模糊。
然而那墨玉一般的瞳孔之下,眾人所望到的卻又是錦繡長安,是萬里江山如畫,是東土大唐境內,無數生民之信仰、意願、氣運等種種於此而彙集。只是一眼,便足以叫人心神震顫,魂魄彷彿是為之所奪。
“你不修行,觀我如井中蛙看天上月。你若修行,見我如一粒蜉蝣見青天。”
心中暗付,口中下意識的發出未經思考的言語,從未有哪一刻,那心氣高傲如龍族子弟,因此倍覺自身之渺小。
短暫的失神之後回神,便見那“佛法”精深的三藏法師已經是低眉順目,老老實實的對著來人打過招呼。而那分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對那來人的態度,似乎同樣有幾分奇怪。
四目相對之間,似是有什麼在不知不覺間流轉和達成,有資訊在無聲息裡傳遞和交流。
“謝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