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2/2 頁)
兒,但卻承載了太多的家族壓力。同樣感到這種壓力的還有他的許多堂兄弟,他們和他一樣都念過安杜弗中學和耶魯大學。除了家族的高度期望,小布希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於父親在學生期間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在安杜弗中學的牆上掛著一張他父親的大幅黑白照片,一身運動裝,盡顯威風和活力,老布希是該中學百年歷史上最成功的學生運動員之一。當然在小布希祖父擔任理事的耶魯大學,老布希也同樣是出色明星學生。
他的弟弟傑布&iddot;布希指出了問題所在:&ldo;許多像我們一樣有這麼優秀的父親的人都會有種失敗感。&rdo;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開始肆意地反知識,敵視像他父親這樣的大學生,有時近於殘酷。25歲時他酒後駕駛撞了一輛汽車,這對他父親的完美理智來說是一次直接而又無禮的挑戰。他對父親冷笑著說:&ldo;我聽說你在找我,你想閒磨牙嗎?就在這兒?&rdo;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父親的狂暴態度逐漸以喝悶酒的方式轉向自己。但這不全是他父親的錯,他的不理智和母親極權式管治也該負一部分責任。小布希的母親芭芭拉&iddot;布希被她的密友形容為&ldo;摧枯拉朽式的凝視&rdo;和&ldo;利劍般的反擊&rdo;。她的性格是極堅強的。小布希7歲時,他的小妹妹羅賓死於白血病,當時的幾個目擊證人說,這次事件令他非常沮喪。芭芭拉聲稱這有些言過其實,但沒有人說她對羅賓的死反應過度,因為就在葬禮的第二天,她就和丈夫一起去打高爾夫了。
她是家中的絕對權威。小布希的哥哥傑布&iddot;布希曾這樣描述:&ldo;家裡實行的是一種女家長制,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經常不在家。母親一人負責我們的生活與成長,賞罰分明。&rdo; 尤其是芭芭拉營造了一種高度競爭的家庭文化,而榜樣就是孩子的父親。無論是投圓片,還是棒球,孩子們的所有遊戲都充滿了極大的競爭性,孩子們在各個專案中的表現都被儲存在&ldo;家庭比賽成績表&rdo;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