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非常講求實效的小巴頓把戰役初期的目標定為三項,首先派一支精銳的空降部隊空降鴨綠江搶佔連線中朝邊境的三座大橋,切斷中朝之間的陸地聯絡,在中朝之間打入了一個楔子。然後就是派遠端轟炸機對平壤及其周邊地區的戰略要點進行飽和式轟炸,務求在第一打擊時間讓平壤失去與外界的任何聯絡。最後就是在三八線朝鮮人民軍的防禦體繫上撕開一個口子,為美韓聯軍的機械化部隊開啟進攻朝鮮的大門。
不過,這最後一點也是讓他最頭痛的。因為朝鮮在三八線一帶經營多年,構築了嚴密牢固的防禦體系,可謂固若金湯,很難找到合適的突破口。剛開始參謀部提出在七個方向實施突擊,哪個方向首先突破了就選哪個方向為主攻目標,小巴頓考慮再三,還是否決了這個方案。他認為在初戰伊始不應當過於分散打擊力量,尤其不應當分散有限的空中打擊力量。另外分兵會造成兵力調動頻繁,使朝鮮和中國方面警覺,不利於達成戰役的突然性。
經過反覆討論研究,最後小巴頓設計了一個正奇結合的突破方案。正兵是藉助美韓聯軍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和充分的重炮火力準備,在三八線上定點強行炸開一條通道。奇兵是動用所有的空中運輸機在2個小時內,向突破點的後方100‐200公里處空降三個美軍重型山地師。當突破口經過2個小時反覆轟炸後,由韓國軍隊從正面發起總攻,美軍由後方發動輔攻,兩軍夾擊,在三八線上開啟一個10公里寬的缺口。
果然,整個戰鬥過程如小巴頓所料,在美軍的十幾枚小型鑽地核彈和高密度的遠端炮火聯合打擊下,號稱鋼鐵長城的三八防線上有一段大約十公里的朝鮮人民軍防禦體系被炸得面目全非,幾乎改變了原來的地貌物理特徵,人民軍的那些明碉暗堡和地下多層防禦體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完全失去了防衛作用。當韓國軍隊高呼&ldo;統一萬歲&rdo;的口號,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衝鋒時,朝鮮人民軍的反擊力量已近於癱瘓狀態。韓國軍隊沒費吹灰之力就衝過了三八線,與美軍在朝鮮境內會師了。
當然,美國發動第二次韓戰並非沒有任何風險,朝鮮人民解放軍多年來一直對戰爭保持高度的警戒性,就人民軍戰鬥力而言,人和裝備一直佔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處於攻勢防禦的態勢。在平壤至元山以南不足一二十公里的地域,人民軍就集結了約二十萬大軍,全軍共有三千八百輛坦克、二千六百輛裝甲車、一萬零八百五十門重炮、一萬二千五百門高射炮。其兵力、火器的密集度達世界之最。而且第一線高射炮、重炮等陸戰裝備的自走化基本完成。按人均計算的火力強度、自走化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中國軍隊。第一梯隊各軍團的重炮、火箭炮火力延伸可達六十公里,一次齊射對漢城地區的破壞力極大。在最初的七二小時之內,第一次打擊可使韓國軍隊的作戰決心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另外最令小巴頓擔心的是朝鮮還擁有數目不詳的核飛彈。戰爭一旦爆發,整個漢城就有可能在瞬間化為一片火海,同時一場地區性的常規戰爭也有可能演化成核戰爭。
對未來將有可能面臨的軍事風險,小巴頓認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最安全的策略就是先發制人。因此,他在制定進攻計劃的時候,將威脅到漢城安全的朝鮮遠端打擊力量作為一個重點摧毀物件,他要求手下的參謀人員至少設計三套完全摧毀攻擊方案,不能給朝鮮方面任何還手的機會。
按照他的命令,戰役一發起,美軍的快速重型炮火首先將可能威脅到漢城的朝鮮人民軍的各個遠端火力點橫掃了一遍,每顆殺傷半徑達46米的遠端重型炮彈如雨點般落地,把朝鮮的遠端火炮陣地炸了個稀爛。緊接著無人電子偵察機的指引下,美軍的飛彈部隊和空軍又分兩個波次將殘餘的火力點一一拔除,就這樣在短短的30分鐘內,朝鮮方面對漢城的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