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爾和羅伯特也滿臉雀躍,同時兩眼迷惑。
葉楓回憶了自己學過的東西,可以肯定大氣壓是十七世紀被發現的。
在那之前,活塞抽水的方式就被廣泛使用,開始的解釋是“自然厭惡真空”。
認為活塞上升後,水要立即填滿活塞原來佔據的空間,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後來,伽利略聽到一個奇特的事實:一臺抽水機至多能把水抽到十米左右的高度,無論怎樣改進抽水機,也不能把水抽得更高。
偉大的伽利略於是認為自然界害怕真空,但也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可以用水柱的高度量出來。
這個故事想想都好笑,葉楓也記得特別清楚,包括後來大氣壓的發現。
1643年,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進行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發現自然界可以產生真空,“自然厭惡真空”的說法才宣告結束。
後來托里拆利提出空氣也有重量,到了1647年,帕斯卡才透過試驗最終發現了大氣壓。
毛細現象的發現也很早,出現了各種解釋,研究非常偏門,葉楓只好向三人說了個大概,好在諾貝爾們都不是搞理論的,沒有繼續追問。
試驗還算成功,就是有點漏墨,有時候漏墨太快,會在紙上留下一團墨跡。
“這怎麼辦,很影響使用啊。”路德維希有點懊惱道。
“應該是製作上的問題,筆舌跟筆尖不是太配套,另外就是筆桿的封閉性不夠。”葉楓想了想說道。
這些問題不大,在工廠的技工加入後,一支完整的自來水筆製作完成了,按照葉楓的設計,還配上了合適的筆套,以及帶有掛鉤的筆帽。
孩子們第一時間將自來水筆送給了父親老諾貝爾,他拿著這支精緻的自來水筆,順手在一份檔案上籤署了自己的名字,連續簽了十八份,發現還可以繼續書寫,非常驚訝。
“孩子們,你們剛才說,這支筆叫什麼名字來著?”
“自來水筆。”孩子們齊聲應道。
“自來水筆?哦,真是天才的設計。”老諾貝爾大喜,一把抱起了葉楓,亂糟糟的鬍子在他臉上亂蹭。
老諾貝爾雖然興奮,但卻沒有忘記自己提出的要求,他拒絕提供新的資金,一切都要他們自己解決。
同時,他還讓十九歲的羅伯特到機器廠幫助自己管理供暖工程,將難題丟給了十七歲的路德維希、十五歲的諾貝爾,還有八歲的葉楓。
葉楓雖然只有八歲,身量較小,但熟悉他的人,很少將他看作小孩子。
諾貝爾埋頭進了試驗室,繼續搗鼓他的化學試劑,。
路德維希期翼地望著他:“埃爾文,全看你的了,我知道你肯定有辦法的。”
還能有什麼辦法?葉楓一時間也沒了主意,只好讓路德維希帶著,先去文具店看看情況,別整到最後,又像訂書機一樣,出了意外,被市場拒之門外。
雖然想不出市場有不接受的理由,失敗過一次的葉楓還是決定小心一點,兩人帶著趕製出來的幾支樣品,來到彼得堡大學門口的一家文具店。
彼得堡大學建於1819年,是俄國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大學之一,這家文具店就在大學門口的斜對面,位置非常好。
文具店門口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正在賣報紙,葉楓買了一份《新聞報》,拉住急切的路德維希,在旁邊觀察起來。
由於臨近大學,文具店的生意很不錯,一個老闆帶著一個夥計在忙活,前來光顧的學生三三兩兩,說不上熱鬧,卻也總是有人,生意不斷,葉楓觀察了一下,買鋼筆的人並不多,甚半天才看到一個。
“好像沒什麼人買筆啊?”路德維希的聲音微微顫抖,聽出他是十分擔心,難道訂書機的情況又要再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