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2/2 頁)
lip;…&rdo;
弦間似乎正想著什麼,但也不忘交代兩人:
&ldo;把nhk那三個人叫來。&rdo;
第十章
三年d班教室前,一片漆黑的走廊上,憑藉著照明師的燈光,走來三個人:播報員三木公惠(她拿著裝有攜帶式馬桶的紙袋),一手拿著麥克風,表情緊張;肩上背著沉重電池、手上拿著照明裝置的吹野哲;以及將連著冗長纜線的攝影機扛在肩上的攝影師。不過這位攝影師卻不是nhk的枝川恆雄,而是弦間重光。他披著與吹野相同的工作人員外套,低低戴著及目的棒球帽。
警方把nhk的三位工作人員叫來,簡單詢問他們與嫌犯往來的狀況,得知嫌犯雖在事前以電話聯絡時,就知道這三位工作人員的名字,但卻不清楚他們的長相。不過由於之前的實況轉播,這些人的面孔或許早就被她看到了。但只有一個人被看到的機率接近於零,那就是負責攝影的枝川……弦間請枝川教導攝影時最必須知道的幾項要點後,就頂替枝川上場。
弦間拿著攝影機逐漸靠近教室,同時若無其事地讓畫面帶到走廊盡頭的那臺監視器。弦間隔著取景器看到什麼,收看實況轉播的觀眾就會看到什麼。各媒體的相關人員,現在應該都緊盯著弦間所拍的畫面,希望從中獲得什麼情報。處於一切講究資訊的現代,即使這麼一個畫面,警方也可以和拍攝的媒體一起掌握現場的真實樣貌。不過,問題在於,讓警方能掌握現場狀況固然重要,但弦間若太過明目張膽地拍自己想拍的東西,恐怕會引發大眾的不安。例如教室裡是否有爆炸物,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在記者會上說明過。因此,若針對警方需要確認的監視器,拍攝太多鏡頭,可能就會有媒體相關人員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至於特寫,那就更不用說了。
正盯著電視看的,恐怕不只警方而已。電視圈所謂的&ldo;黃金時段&rdo;即將開始,這是一天中收視率最高的時段。許多觀眾都會在這時候看電視,更何況是實況轉播這種能煽動大家好奇心、由記者獨家潛入刑案現場拍攝的刺激事件。毫無疑問,nhk的收視率肯定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無論要向世界或社會說些什麼,都是絕佳的時機與管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