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新身體(第2/3 頁)
類意識慣常的運作方式。
其實,人類的身體自己就是一個世界。
身體中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組織,甚至每一個細胞,都在向神經中樞傳送著資訊。
就資訊的吞吐量而言,恐怕也不見得比淨土洞天現在送過來的資訊規模小多少。
然而,人類的意識並沒有像現在的王棟一樣,隨時隨地都在處理和分析著那些神經訊號。
人類如果不去刻意留意,甚至連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都意識不到,更遑論細胞的變化,血液的流速等等資訊了。
王棟一直認為,人類的意識其實不是大腦的全部功能,不過是執行在大腦這個運算平臺上的諸多子程式中的一個。
除它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其它的程式模組。
它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模組而已。
在動物進化的初期,意識這個子程式的主要功能,可能就侷限在預測周邊環境是否存在危險上,程式的核心就是一個簡單的預測模型。
顯然,越是能夠準確預測危險的動物就越容易存活下來,從而就能得到了更多的繁衍機會,所以,在進化過程中,預測模型自然就朝著越來越複雜的方向進化。
為了更精準地預測危險,首先就得從各種感知通道傳送過來的海量資訊中,篩選出與預測危險有關的資訊,遮蔽掉那些無關的資訊。
於是,意識就誕生了“我”的概念。
,!
預測模型需要根據是否與“我”有關而選擇性地使用資訊。
這就是自我意識。
當然,在人類進化成社會動物的漫長過程中,這個模型的風險預測功能不斷地被擴充套件到其它領域,它開始處理各種各樣的抽象概念,理解更長時間維度上的複雜關係,進行更深層次的推理計算。
它變得越來越複雜。
複雜到開始擁有了智慧。
然而,也複雜到存在各種各樣的程式碼缺陷。
為了避免人類的意識子程式因為執行錯誤而崩潰,就得有異常處理機制。
我們一般把人類大腦擁有的那些異常處理機制稱之為“情感”。
自我意識加上情感,再加上記憶,這些就組成了一般意義上“我”的概念。
對人類而言,其意識子程式雖然比大腦其它處理子程式有更高的優先順序,但也沒有達到能夠讓自己心臟停跳的地步,其它子程式仍然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並不完全受意識子程式所控制。
人類意識本來就是進化出來,僅僅去完成各種與智慧相關的業務的,別的業務並不在它的處理範圍內。
那些是大腦中其它模組的工作。
然而,王棟現在的意識卻包攬了處理新身體全部資訊的工作。
這種全知全能絕對不是人類意識的工作方式,王棟的不適應就是來源於此。
他怕長時間這麼執行下去,自己的人性慢慢地就被消磨光了,那他就真的變成了一個神。
而他還不想成為神,還是想做王棟。
所以,他就開始嘗試改變現在的狀態,把一些功能從自己現在的意識中切割出去,形成一個個獨立的模組。
並不是完全的切割,當意識想要了解一些資訊時,還能從這些獨立的子程式中獲取資訊,也能向它們發出指令。
王棟隱隱地知道他是可以做出這些改變的,而結果證明也確實如此。
他慢慢地就弄出了一大堆獨立的子程式,分門別類,五花八門。
之後,他又慢慢地寫出了一個介面程式,在自己的意識和這些獨立的子程式間扮演著中介的角色。
考慮到自己思維的超頻狀態,王棟不認為自己的意識和這些子程式是執行在自己的大腦之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