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南海的“朋友”(第2/3 頁)
建過的蓬萊更加現代一些,在蓬萊還存在大規模的木製結構的房屋,在臺灣基本上只有不到三成,這倒不是臺灣缺木頭或者是木頭都用來外貿了,而是因為臺灣有三處大型水泥廠還有十二處小型水力水泥廠,整個臺灣水泥產量很大,而因為臺灣地區屬於南方一些,水泥和磚瓦結構比木製價效比更高,至於為什麼還有三成的木製結構也僅僅是因為即使有十五個水泥廠可是水泥還是不夠用的。
踏上和蓬萊一樣經過水泥硬化的路面,吳夢麟很是感嘆,看著冒著黑煙的裝置透過龍門架將貨船上的貨物一箱箱的吊動,吳夢麟有些恍惚。一輛輛四輪貨車正在被工人裝滿貨物,吳夢麟好奇的看著沿著貨車輪子通到更遠處的兩條軌道。
“老爺你去招待所待一會,二少爺馬上就到了。”隨同吳夢麟一同前來的管家提醒到。
此時老二正在路上,為什麼老二會等到吳夢麟到達,他才姍姍前往基隆港,這個事情的主要原因還是經過這幾年的大規模基建,基隆港與臺北之間建立了一條簡易的軌道,因為鋼鐵產量不足以滿足這種鐵軌的建造需求,所以大部分枕木上的軌道還是以硬木包裹鐵板的方式作為支撐,而鐵路的建設通車,也就意味著有線的通訊也要提上日程。
從臺中港口到臺中興華公司的政府大樓,已經建立了一條有線通訊的裝置,也就是最簡單版本有線的電報,而老二姍姍來遲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條電報線的建立,老二對於這條線路還是抱有很大的意見,其主要原因是現在對於呂宋南海地區的貿易慢慢側重於臺南地區,老二的意見是既然可以建立有線電報那當務之急是臺中和臺南地區電報連線起來,而不是已經成熟的臺北和臺中地區的電報,但是老宋的意見也很明白,現在臺南地區與臺中的道路建設還並沒有完全通車,尤其是鐵路的建設,有線電報最好還是依託鐵路沿線的建設而鋪設,況且臺南地區也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臺中臺南的通訊也可以利用快船快速進行溝通,而且有線電報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進行鋪設,臺北到臺中地區經過多年的經營,已經可以完全符合這種條件,而臺南地區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基礎建設和土地開墾工作不符合電報鋪設的安全需求。
兩人的意見在昨天下午才得到了統一,雙方不僅在臺灣總部進行了舉手表決,同時雙方將各自的意見也提交到了興華公司總部,留守在總部的吳啟榮楊向東兩人經過商量之後也認同了老宋的方案,三比一的投票也讓老二不得不認可這個結果,同時回覆的書信也告訴了老二他的父親要前來臺灣地區的訊息。
而現在在朝鮮平安道的楊向東與吳啟戎,也在就臺灣地區有線電報問題引發的,老二和老宋經常意見不統一的事情有了看法。這事情主要原因還是老宋認為此階段與西班牙人還是以商貿模式繼續來往,老二認為南海地區島嶼在戰略上更加重要,應該趁著穆斯林還未完全覆蓋該地區儘快確定興華公司在該地區的宗教與管理體系,而且澳大利亞的鐵礦也是擴大興華公司鋼鐵產量的關鍵點,對於南海重要性其實大家都是認可的,只是現階段即使手中有快100萬人口,可是用來海外拓展最多也就20萬人,而且興華公司即使手中有大小商船100多艘可是能擠出來的也就40來艘,而且手中專業的海軍船隻只有20艘,其餘的都是武裝商船。
對於現階段兩人得矛盾,吳啟戎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楊向東也很無奈,老二的工作導致他不可能回來總部,於是楊向東決定前往臺灣。吳啟戎有些不太認可,可是現階段,南海開拓確實需要楊向東前往負責政治工作,還有就是老宋送來了關於卜加勞炮廠關於合作的事宜,老宋的意見是不合作,吳啟戎也差不多這個意思,楊向東卻認為,卜加勞炮廠有豐富的制炮經驗,還有大量的制炮工匠,合作沒必要,不過吞併他們還是可以的,吳啟戎卻認為炮廠人員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