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1/4 頁)
世界兩側 作者:蘇童
世界兩側自序
我給這本書定下的書名有點抽象,但也可以顧名思義,它觸及了這個世界的兩側。一側是城市,一側是鄉村,這是一種對世界的片面和簡單的排列方法。先說說有關鄉村的部分。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其中大部分故事都以楓楊樹作為背景地名,似乎刻意對福克納的&ot;約克納帕塌法&ot;縣東施效顰。在這些作品中我虛擬了一個叫楓楊樹的鄉村,許多朋友認為這是一種&ot;懷鄉&ot;和&ot;還鄉&ot;情緒的流露。楓楊樹鄉村也許有我祖輩居住地的影子,但對於我那是飄浮不定的難以再現的影子。我用我的方法拾起已成碎片的歷史,fèng補綴合,這是一種很好的小說創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觸控了祖先和故鄉的脈搏,我看見自己的來處,也將看見自己的歸宿。正如一些評論所說,創作這些小說是我的一次精神的&ot;還鄉&ot;。
《1934年的逃亡》是我生平第一個中篇小說,寫於一九八六年秋冬之季。現在讀者有諸多不滿之處,但它對於我有一份特殊的意義。
現在說說世界的另一側,這些有關城市生活的小說,《燒傷》等三個短篇是九二年的新作,《平靜如水》等四個中篇寫於八七或八八年。這是一些關於青春期、孤獨、迷惘、愛情、失落、尋找的半流行小說。之所以自詡為&ot;半流行&ot;,是因為這些作品都有上述流行而通俗的故事線索和核心,也正是這些作品為我獲取了最初的較廣泛的讀者。
我真實的個人生活的影子飄蕩在這些城市青年中,亦真亦幻,透過它我做了一些個人生活的記錄,有關青春和夢想,有關迷惘和尋找,有關我自己、我的朋友和在城市街道擦肩而過的陌生青年。我把這兩類作品收進《世界兩側》中,就像一個花匠把兩種不同的植物栽在一個園子裡,希望它們看上去和諧而豐富。人們就生活在世界的兩側,城市或者鄉村,說到我自己,我的血脈在鄉村這一側,我的身體卻在城市那一側。
【
井中男孩
事情說起來很簡單,在一個悶熱的夏日正午,我的女友靈虹突然不辭而別,離開了我們的家。這麼說如果屬於邏輯混亂的話,我不得不再補充一下,我和靈虹沒有結婚,只是在戀愛。我們住在一起是不合法的,那樣的生活叫做非法同居。那天傍晚時分我回到了羅家小院。羅家小院在羅家莊,離市區有10里路。它是我花最便宜的房租租到的鬼地方。進門的時候我還抱著一打營養麵包,對災難無所察覺。我看見羅家養的豬鴨雞狗各自為政,忙它們自己的事情。女房東踮起腳尖往一根竹竿上晾醃菜,她將苦瓜臉側向我,幸災樂禍地說:&ot;那女的走了。&ot;我說:&ot;她上哪兒了?&ot;&ot;誰知道?她拎了個皮箱抱著盆花。&ot;女房東把背對著我,又哼了聲:&ot;誰知道你們大學生的事?&ot;接著我就聞見了空氣中那股災難性的鐵鏽味了。我總是在心情緊張的時候聞見鐵鏽氣味。我推開木板房門時驚呆了。房間像被土匪搶劫過了體無完膚,窗簾剪成了條條縷縷的隨風飄蕩,插花的啤酒瓶碎了底,水跡流了一地,竹編書架半倚半躺在牆角,海明威福克納老子莊子掉下來擠作一團。最慘重的是我的床,床板掀翻了,壓在烏黑的棉胎上。被單不見了,被單怎麼不見了?環顧四壁,靈虹帶走了她的所有東西,只留下一件藕色連衣裙掛在門背後。我坐在地上喘氣,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我竭力回憶這之前發生了什麼。我想問題可能出在昨天夜裡。昨天夜裡我從廚房破門而入爬到了靈虹身邊,違反了婚前同居不同床的君子協定。昨天夜裡我終於忍受不了就革了命。我想這是遲早的事她憑什麼這樣古怪?我想我沒法不革命。錯在哪裡?靈虹那臭婊子帶著那包亂七八糟的東西跑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