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這時候老俞他們的處理和平叛戰役中作為教訓的馬拉山口伏擊戰有所不同,馬拉山口伏擊戰中,護送的警衛班看到寡不敵眾就此撤出戰鬥,結果他們護送的醫療人員和後勤部隊全部犧牲。老俞參加過東北剿匪戰鬥,富有戰鬥經驗,面對這種情況,立即部署警衛班人員和醫療隊中能夠射擊的人員撤上附近的一個小山崗,以汽車為掩體(天氣太冷,無法挖掘工事),就地迎戰。
老俞這樣佈置是符合戰場經驗的,因為在東北剿匪中,有多次少量部隊被大批土匪包圍的情況,可是土匪中的大部分缺乏正規作戰經驗,往往不能發揮人數的優勢,有些土匪重搶東西不願意打硬仗,且擔心解放軍援軍,急於打了就跑,這個時候,如果一支受過訓練的正規軍部隊,擺開防禦戰的架勢和他周旋,哪怕數量很少,時間一長對方就難以承受壓力而往往放棄。
這一戰就是如此,叛軍人數有數百之多,但始終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攻勢,經常是十人一擁而上,被槍擊後呼啦啦退下去,過一會兒再沖一次。老俞他們防禦的山崗坡度較大,但藏馬雖然矮小,爬坡能力卻強,如果同時從四面發動攻擊,防守人員沒有攜帶機槍,火力肯定要出現空隙,但是叛軍並沒有這樣做,顯然缺乏相應的配合經驗。
戰鬥中雙方各有傷亡,但是也有很邪門的事情,叛軍在村子前面豎起一稈紅旗(叛軍為什麼用紅旗?誰能解釋?),一個胖喇嘛搖著紅旗,嘴裡念念有詞,把旗一晃,叛軍便往上猛衝。老俞他們判斷這是藏軍的指揮機關。
戰鬥一開始,就有戰士準備打掉這個喇嘛,一舉槍,子彈卻打不出膛(後來發現是新兵沒經驗,擦槍油把槍機凍住了)!第二個戰士連開數槍,都沒有擊中。警衛班長便讓一個特等射手上,這特等射手據說在剿匪中六槍打掉了六個土匪,名噪一時,可是打這個喇嘛,居然四槍不中!
[待續]
?
2005-12-12 11:14:49
大 中 小
還真有刀槍不入麼?大家士氣就有些動搖。
老俞感到情緒不對,大吼一聲:&ldo;我不信這個邪!&rdo;,搶過槍來,三點一線,瞄準那個喇嘛就打 – 他說後來想,打鬼子都沒有過這種怪事,如果這一槍還打不中,只怕自己也要手顫,戰鬥中顧不上想這個,想的是如果還打不掉他,就派兩個戰士匍匐過去,用手榴彈幹掉這個邪門的喇嘛 – 結果,一槍就命中,當即把那喇嘛打個仰面朝天。守軍紛紛歡呼,叛軍一驚,退了下去。後來才知道,第二個射擊的戰士是新兵,初次參加戰鬥非常緊張,瞄準不到位,而那個特等射手呢?他是山西人,老家離五臺山近,有些佛教迷信,怕對方是&ldo;活佛&rdo;,所以不敢取準。
靠,還真以為他有什麼法術阿!
打到中午時分,叛軍卻紛紛散去,原來當時的叛軍並無統一組織,屬於自願前來,這時到中午時刻,紛紛回家吃飯去了。老俞他們丟掉被毀的車輛,發動完好的三臺車,乘機突圍成功。
可見,如果沉著的組織防禦,一個班的兵力也並非全然無濟於事,馬拉山口一戰臨陣脫逃的那個警衛班,實在是應該按照&ldo;臨陣脫逃&rdo;受審的。
五九年拉薩叛亂爆發的時候,老俞他們投入物資運輸,當時西藏的叛軍雖然是以老藏軍為底子,戰鬥力也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藏軍主力裝備極差,缺乏訓練,人員鬥志不堅。真正有戰鬥力的藏軍不過三千,還有幾百名精銳護送達賴去印度了一去不返,如何抵擋住張國華的百戰雄師呢?整個戰鬥如同摧枯拉朽。
但逃散了的叛軍就不那麼好辦,他們雖然沒有戰鬥力,卻比八九年的學生頭兒們有骨氣,逃進阿里大山裡去了,號稱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