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2/4 頁)
慣,習慣了就成了自然的數字,為了不浪費兒女們孫輩的孝心,也是為了不浪費這些錢,更是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孫輩,讓他們更加有成就,在鄭家小妹開店兩年的時間,他們銀行中的存款已經是一個不菲的數目的時候,兩位老人經過商量統一意見,有所決定以後又聚集能聚集的兒女,不能聚集用電話聯絡,向他們宣佈他們老兩口的決定,他們決定把他們擁有的那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拿出來建一個仿造社會基金會的形式成立一個家庭基金會,資金就是用他們這些存在銀行不見天日的所謂養老金,包下他們所有兒女的兒女上學一切所用的消費,以及兒女們遇到困難,急需用錢的時候的用度。
這一則訊息被通告的一眾兒女自是難以同意,不說他們早已成人,皆已經各自成家立業,還有了自己的孩子,說什麼也不能讓老父親母親為他們操心,就是那筆錢本就是他們給父親母親準備的養老金,他們沒付出什麼,靠這種有些取巧的方式給父親母親預備養老金就已是難為情了,現在父親母親有些餘錢就先想到他們,但他們又哪裡能好意思接受?他們之中是有人有些困難,但是幾個姐妹兄弟的感情不錯,稍稍週轉一下度過最困難的時期就還能過得去,哪還好意思用父親母親的養老金,再讓父母操心,給父母添麻煩?
只是,他們的反對不同意都是無效的,兩位老人堅持把錢拿出來用,不放在銀行裡發黴,讓他們明明有餘錢幫助兒女,卻要袖手旁觀的看著兒女艱難度日,砸鍋賣鐵的辛勞,他們做不到。老小孩老小孩,老人一上了年紀,那還真是較真了,還別說兩位老人的性子本就倔強,做下了決定,他們心中自有決斷的他們更是堅持己見,決不妥協。
沒辦法,鄭家的幾個兄弟姐妹開始積其心思想辦法,既然打消不了倔強的老父親母親的想法,而死命的反對只會惹父親母親生氣,生氣傷身,那是他們的不孝。那既然如此,經過商量,幾人有了決斷。他們可以同意兩位老人愛護兒女孫輩的想法,但是他們絕不同意兩位老人把他們的養老金全部都拿出了投用於他們想要成立的家庭基金會。
按照他們的想法就是,當初在鄭家小妹開店的時候,股份分十成,送給老父親母親兩人的五成股份中,有三成實打實的是曉曉那小妮子和尹爸尹媽用自己的店鋪還有實質資金折算來送給兩位老人做養老金,另外兩成才是他們集資,鄭家小妹拿出來同樣送給老父親母親作為養老金,而當時老父親在曉曉的磨纏下是以那兩成股份作為幾個兒女誰家困難就拿出來救濟誰家的理由才收下的,只是當時他們都為了能讓老父親手下,就也沒在意老父親的理由。
但是,現如今老父親母親既然提出來以他們暫時用不到的養老金建一個家庭基金會,他們不行同意又不行,那就折中,只用只拿出這兩成股份就好,這兩成股份才是真正有理由可以用來幫助他們救濟他們困難的資金,那三成不能動,那三成股份的收益真正是他們的老父親母親的養老金,而且還是以曉曉那小妮子的壽禮的名義,實打實的是曉曉那小妮子的錢和老三的店面賠本折算來的。
呵呵,他們的想法很好,但無奈兩位老人不願意這樣來做,他們覺得拿出來的錢太少了,根本不夠用,死活不同意兒女們的折中意見,最後,未免爆發成家庭大戰,好心變壞意,鄭家的幾個兒女乾脆拉上幾個能明理懂事能勸說老人的孫輩上場,特別是雖然年紀偏小,但聰慧可人最得鄭家老爺子的心的尹曉,那是絕對不能少的。他們做兒女的不好勸說,以免惹得兩位老人動氣,他們派出他們的孩子,兩個老人的孫輩,兩個老人總不好朝他們的孫輩發火吧。而能不能真正打消兩位老人的想法,或是勸說他們同意他們的折中意見,他們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想要憑藉孫輩的磨纏讓兩個老人的堅持鬆動他們再曉以大義罷了。若說是誰能讓他們能真正抱有一絲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