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四川方言最近訊息 > 第286章 四川方言表示急行的“殺”字,本字為“趿”

第286章 四川方言表示急行的“殺”字,本字為“趿”(第1/1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救命,厭世大佬穿成農家小福女了八零姐妹日常重生王妃只想和離尹女的騷氣仙夫塞琳娜的魔法逆旅逍遙女天尊重生之影視女王明月照關河穿書下鄉女知青嫁全村最帥氣軍官離譜!剛滿月就要聯姻記憶覺醒後,白月光把劇情刀了龍戰西風烈認祖歸宗後,前女友跪求我複合火影:統領宇智波,幹翻六道仙人斬神:成為自己的代理人女尊,美男為下嫁誘她媚她勾引她穿越後,我左邊孩子右邊爹雙面蜜謀神探狄仁傑系列之神秘詭案!四大名捕破案系列!

雖然這個段子,大多數川渝人應該都曉得。但為了妥善起見,還是把這個段子引用出來。看過的溫習一下,沒看過學習,有利於瞭解今天要說的“殺”字。

兩個四川人(四川版本就是四川人,重慶版本就是重慶人)到北京觀光旅遊,由於對北京的地理環境不熟悉,就在公交車上開啟地圖研究。

甲:"我們先殺到天安門,然後再殺到毛主席紀念館,最後殺到……"(以下略)

這個段子裡,最經典的方言動詞就是“殺”字。

“殺”,表面意思是“去”。地道的川渝人,懂得川渝地區“殺”字的內涵,絕不是慢悠悠的“去”。多數情況下,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一群人急吼吼的去某個地方。

所以,四川方言表示去的“殺”字,確切地說,可以釋義為快走。

而四川方言這個“殺”字的本字,應該是“趿”字。

趿,普通話音tā,釋義為把鞋後幫踩在腳後跟下。

四川方言中,“趿”發音sá,主要詞義也為鞋後幫踩在腳後跟下,如“把鞋子趿起走”。而本身無後跟的鞋,叫“靸sá板兒鞋”,即拖鞋。有時名詞動用,“靸”和“趿”同義。

趿:《說文》進足有所擷取也。從足,及聲。爾雅曰,趿謂之擷。《唐韻》蘇合切《集韻》《正韻》悉合切,??音馺。

以上是“趿”字最常見的音義。

但是“趿”字還有一個意思,表示急行。

《集韻》: “《博雅》,行也。”唐本《刊謬補缺切韻》:趿,又蘓荅反,急。

蘓同“蘇”,荅音dá。蘓荅反,即sá。(注:趿本身也是一個古入聲字)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 : “趿(方言音薩陽平),進也,從足,及聲,蘇合切, 今昭人謂速行曰趿,如 ‘趿了一趟’,即急走了一趟。”

其實我們知道,“趿”著鞋子走,生活中有兩種情況。一是人懶惰,懶得把有跟的鞋跟拉起來。二是有時有突發的事情,本來沒穿鞋,所以顧不上把鞋跟拉上,就 “趿”著鞋子急忙往外衝。

因此, “趿”在第二種情況下,本身就可引申出“急行”的意思。就像姜亮夫先生說的“趿了一趟”。

文獻中也見 “趿”可釋義作“急行”的例子

明·湯顯祖 《牡丹亭·遇母》:“不載香車穩,趿的鞋鞓斷。”

也見借音作“撒”

清·蒲松齡《聊齋俚曲集·增補幸雲曲》: “撒腳不敢回頭看,口中只說不好了,要軍錢的漢子又到了。”撒 (趿)腳,形容快走。

今西北地區也有部分方言使用 “趿”表示急行,如涼州方言說“趿腳子”。

涼州賢孝 《鞭杆記》: 他們一看事情不好了,趿腳子趕緊往城外頭跑。

綜述:四川方言“殺”即“趿”,表示急行,文獻例子不是很多,最有說服力的是姜亮夫先生的那條。但結合 “趿”字本身的音義,以及筆者分析 “趿”著鞋子走的兩種情況,川渝人說“‘殺’到哪兒去”這個“殺”字的本字,筆者認為它應該就是“趿”字。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

目錄
君奪臣妻?我懷權臣之子奪他江山!扶滄海30天,逃離鬼怪索情世界故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