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搓一頓,搓的本字寫法(第1/2 頁)
【第一節】 歠”字你認識嗎?說起“搓一頓”你就認識了
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北方官話等常說的“搓一頓”的“搓”字的本字,就是“歠”字。
“搓”字含義:1兩掌相互摩擦。2用手揉物。沒有吃喝義。
歠,普通話音[chuo],釋義為飲,喝,又引申為一種羹湯。
四川方言音:歠cuo。
古籍解釋:
《廣韻》昌悅切《集韻》《韻會》姝悅切,音啜。《說文》飮也。《禮·曲禮》毋歠醢。《楚辭·漁父》哺其糟而歠其醨。
典故:
歠,飲也。——《說文》
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楚辭·漁父》
於是酒酣樂,進取熱歠,廚人進斟羹,因反斗而擊之,代王腦塗地。——《戰國策》
《四川方言詞源》(蔣宗福)“歠”詞條:
歠,吃喝。
《說文·?部》: “歠, ?也。”又: “?, 歠也。”
《楚 辭·屈原〈漁父〉》: “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朱熹集註: “歠,飲也。”
《文選·枚乘〈七發〉》: “小飲大歠,如湯沃雪。”
引申指吃喝
《孟子·滕文公上》: “君薨,聽於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或作 “啜”:
《說 文·口部》: “啜,嘗也。”
《廣雅·釋詁二》: “啜,食也。”
《荀子· 天論》: “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
敦煌本《父母恩重 經講經文》: “百般美味不形相,是種珍修 (羞) 不嘗啜。”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上之二: “今閩、粵人謂吃為唼,登、萊人謂吃為撮。撮與唼俱啜聲之轉。”
今成渝等地謂上飯館吃一頓為“歠 一頓”。
例如:兄弟夥些難得聚在一起,今天就在館子裡好好歠一頓,龍門陣慢慢擺。
【第二節】在川西壩子不少地區,“家”有個獨特的發音“?iā”(同成都話“嗲”音)
“家”,普通話發音jiā。
詞義上,四川地區和普通話沒有區別。
發音上,川渝少部分地區用於人的稱謂時,保留古漢語未顎化的發音gā,如“家gā公”、“家gā婆”。大部分地區,發普通話音jiā。
比如:五好家庭、安家落戶、大家、白手起家、成家立業、回家、家裡、家鄉、我家、家長、家人、家園、冤家、東家、專家、科學家、闔家歡樂、老人家、孃家、行家等,都發普通話音jiā。沒有普通話的輕聲,如女人家、娃兒家、姑娘家等都發音jiā。
有個詞彙:“人家”,在川西壩子不少地區,“家”有個獨特的發音“?iā”,比如成都話、廣漢話等,四川其他不太清楚是否有這個發音。
而且,“家”這個獨特的發音“?iā”,僅限於人稱代詞。在“人家”表示“人戶”時,還是發音jiā,例如“放人家jiā”=“放人戶”。
“人家”作為人稱代詞,不僅可以作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還可以作第二人稱代詞,亦可以做同位語,此外也能指除自己之外的人。“人家”幾乎是一個“萬用代詞”。所有這些用法,在川西壩子不少地區,“人家”的“家”都發音?iā,同成都話“嗲”的音。
例如:
1、(場景:小孩大人跟前哭著說)人家?iā又沒有爪子呢,你來就打人家?iā。〈第一人稱指代自己〉
2、●娃娃又沒有爪子,你罵人家?iā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