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革命先行者(第2/3 頁)
寫了盛宣懷艱苦創業的心得體會,盛宣懷是李鴻章洋務運動的得力干將,盛所有工作都是在李中堂領導下開展的,現在愣頭青孫中山將李大人屬下的屬下寫的一本書當作葵花寶典,還將讀書心得上交給中堂大人,猜猜李大人會對這篇文章的觀點有什麼看法?驚天動地還是鬼斧神工?
孫在上交心得後,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堂大人的召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李中堂可能太忙了,更可能是不屑一顧,孫的文章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孫怒了,年輕的心感覺受到了冒犯,從此發了一個大願——推翻滿清,建設新的中國!
說幹就幹,孫中山回到美國檀香山,創立了近代史上最出名的反政府組織“興中會”,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此時孫名氣太小,沒有號召力,鼎力支援他的只有在香港的那幾個好兄弟,前面說了,孫的兄弟中有一個叫鄭仕良的,這位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廣州黑社會三合會的龍頭大哥,看見兄弟孫中山的志向如此遠大,欽佩不已,大力支援,大量三合會的小弟加入“興中會”,自從革命和幫會產生了聯絡,幫會就有了一個特殊的稱呼——會黨!
,!
現在有很多人非議“驅除韃虜”,覺得孫很蠢,提這個口號不是煽動民族分裂嗎?把滿洲人趕到東北去了,那東北還要不要了?東北的把兄弟蒙古還要不要了?新疆呢?青海呢?西藏呢?
其實吧,有這種想法的人都不太懂鬥爭的藝術,鬥爭從來都是拉一派打一派,孫當時勢單力薄,必須團結國內最大的山頭,才有可能打擊滿洲人這個小山頭,大清國內最大的山頭是什麼?漢人知識分子和士大夫嘛,提出驅除韃虜,就是向漢人士大夫示好,表示俺只是要對付滿洲人,和你們無關,至少可以爭取漢人士大夫的中立,在當時,這個口號絕對是沒有問題的,至於把滿洲人打敗以後,東北怎麼辦?以後的事情以後說,口號嘛,根據情況再變嘛,後來某知名圖書管理員說,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就是這個意思。
大家可能以為革命的日子刀光劍影,十分驚險和刺激,其實吧,刀光劍影是偶爾有的,孫的這段革命生涯非常枯燥和單調,主要任務只有一個——搞錢!孫到處演講,到處化緣,籌集經費,然後搞暴動,十分衝動,由於經費主要來自於募捐,金額十分有限,經常只能支撐幾十個人發動起義,反覆失敗反覆來,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第一次起義,好兄弟陸皓東犧牲,第二次起義,好兄弟鄭仕良犧牲,第十次,黃花崗起義,同盟會骨幹幾乎全軍覆沒,讓孫中山痛徹心扉,尤其是富二代林覺民的遺書“與妻書”,至今依然是兩岸的教材,其中“吾做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陰間一鬼”,今天讓人讀來也不禁淚流滿面。
但這些打擊從來沒能徹底擊倒孫中山,反而令他鬥志更加旺盛,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一次又一次的站在清政府面前,成為大清頭號通緝犯之一,另外一個叫康有為,這傢伙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逃到海外,天天在小報上編排慈禧,說慈禧只是咸豐的一個小妾,還編造慈禧的各種桃色新聞,十分猥瑣和下流,讓老太太恨的咬牙切齒,天天在紫禁城裡面唸叨要抓住他倆給活剮了。
在這裡多說幾句同盟會,書上說這是一個革命組織,孫是總理,看到革命和總理這幾個字,大家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莊嚴肅穆、緊張、紀律之類的詞彙,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把它想象成菜市場比較合適,同盟會是個非常鬆散的組織,大家只是由於共同的想法聚集在一起,就和你們院裡老太太的太極拳隊一樣,來去自由,加入隨意,退出去更隨意,連招呼都不用打,壓根就談不上什麼組織性。
孫雖然是總理,黃興是二把手,其實他們對會員的約束力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