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那樣的人,要為國家幹出一番事業來,如果我死後不能同他們那樣受人祭祀,那就不是大丈夫 !”
“說得好 !” 父親熱情地稱讚他,“人總是要死的,能為國家出力,能保持大節,就死得有價值,人們就會尊重他,永遠懷念他 。”
回家的路上,父子倆就人生價值的問題討論個不停。
“你怎樣才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呢?”父親試探地問。
“好好讀書,長學問;練武藝,強身體。等我長大了,天下太平,我便輔佐君王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如果遇上戰亂,我就要領兵殺敵,保家衛國,絕不失大節 。”
父親對他乾脆利落的回答相當的滿意,並且語重心長地鼓勵天祥長大後精忠報效國家。
從學館回來以後,文天祥好像更懂事了,鄉賢的畫像總浮現在他眼前,他立志要向那些志士學習,一生有所作為。
也許就是從8歲瞻仰鄉賢像後,他才真正開始發奮圖強的。
文天祥傳 ?11?
第二章 京城殿試中狀元
寶□三年(1255年)冬天,文儀帶著天祥兄弟二人曉行夜宿,前往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參加進士科舉考試。
這一年來,父親文儀的身體欠佳,臨行前,人們勸他不要陪兒子去考試了,但他執意要前往,並且說:“我花費了20年的心血,要親自看看它的效果 。”這些天來,儘管寒風襲人,但他仍精神矍鑠。早晨他招呼兒子趕路,晚上他又忙著找客店,備茶飯,一心要兒子吃好睡好,好精力充沛地參加考試。
這年文天祥整20歲。兩年前他在鄉試中考了第一,今年初又到白鷺洲書院跟博學多才的歐陽守道先生學習了半年多時間,他以聰明好學贏得了歐陽先生的悉心指教。後來又參加了郡裡的考試,他和弟弟文璧一同中了貢士。他知道,中了貢士只是取得了進京城應考的資格,在京城要參加禮部主持的省試,及格以後再參加殿試,在集英殿根據題目,寫出對策文章,由皇帝親自閱卷,才能決定是否考取進士,因此,京城的兩場考試是最重要的。天祥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不辜負父母和鄉親們的一片心意。
文天祥傳 ?12?
途中,文天祥不止一次地想起了離開家鄉時的情景。母親噙著眼淚為他們兄弟二人準備行裝,祝願他們金榜題名,將來好報效國家。他的夥伴以及眾父老鄉親也來送行, 有的說:“我們沒有本事考進士,天祥中了進士,做了官,一定要想著我們百姓,要把國家治理好 。”有的說:“如今北方蒙古政局有所穩定,力量有所恢復,他們剛剛遠征了雲南,不久就會進犯江南。天祥考取了進士,做了官,一定要輔佐皇上富國強兵,保住大宋江山 。”
臨行前,吉州以及廬陵的官員也為天祥兄弟設宴餞行,稱讚他們兄弟為家鄉帶來了榮耀,勉勵他們繼續努力,金榜題名。
就這樣滿懷著奮發向上的壯志,帶著家鄉人民的囑託,文天祥踏上了赴京應試的征途。
臨安作為南宋都城已有120多年了,幾代皇帝及官僚偏安於此,不思國難,整日花天酒地,盡情享樂。如今的臨安城內,幾十萬人口,殿閣樓臺林立,市肆(鋪子)坊巷星羅棋佈,一派繁華景象。再加上現在已到年末,大街小巷更是熱鬧非凡。
父子三人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天祥兄弟準備參加幾天之後的禮部省試。父親則照顧兄弟二人吃飯、睡覺,聯絡參加考試的有關事宜。閒下來時父子間也議論議論時局。
文天祥傳 ?13?
“淳熙年間,有個叫林升的詩人,曾在這裡的一家客店牆壁上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