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大釗之死(第2/3 頁)
論道,其樂融融。
可是中共的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最突出的能力就是發動群眾,不但發動社會上的群眾,還要發動軍校和軍隊的官兵,提出要掌握自己的武裝力量,徹底打倒軍閥和帝國主義。
之前說了,關於中共發展武裝力量,陳獨秀和李大釗是有共識的,不過方式上有區別,陳獨秀覺得中共必須獨立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李大釗覺得中共太弱小,獨立發展武裝的難度很大,不如先借助進步軍閥的力量,打擊反動軍閥,最後促進進步軍閥和國民革命軍的合作,在最短實踐內獲得革命的成功。
不管怎麼樣,兩位創始人都認識到了武裝力量的重要性,都贊成掌握槍桿子。
李大釗在北方聯絡馮玉祥,策反郭松齡,甚至鼓動吳佩孚,矛頭全部指向張作霖,讓張的統治受到極大威脅。
蔣介石的感受也很差,中共的動員能力實在逆天,在農村搞農運,在城市搞工運,氣勢磅礴,在黃埔軍校和北伐軍中,中共的勢力也以驚人的速度在擴張,無論是軍校的學生,還是軍隊現役的官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共產主義,願意追隨共產黨的步伐。
其實透過八一南昌起義就可以知道,在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三個多月後,中共依然可以組織3萬人規模的起義,並且這3萬人全是北伐軍的精銳,張發奎知道手下有很多共產黨員,多到他都不敢隨便下手清洗,這足以說明中共在北伐軍中已經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蔣介石跟著孫中山混了這麼多年,對於軍隊有深刻的理解,明白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有軍隊才會有地盤,有地盤才會有政權,槍桿子不能丟,軍隊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於中共在軍隊內的活動,蔣介石一清二楚,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甚至有了這樣的感覺,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很快國民革命軍就會變成共產黨的軍隊,國共合作將會變成以共產黨為主,國民黨為輔,不會有國民黨什麼事了,蔣介石也只能哪兒涼快就到哪兒待著去了。
這就是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的真實原因之一。
蔣介石很清楚李大釗的身份,他是國民黨代表,更加是中共創始人,也是共產國際的代言人,當發動政變撕下臉皮後,蔣介石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共產黨人,何況是李大釗。
當張作霖電訊蔣介石,關於李大釗的處置意見時,蔣介石迅速回電,建議從速執行。
得到蔣介石這種答覆,張作霖如同吃了顆定心丸,雖然國民革命軍和奉軍此刻是敵人,不過在反共這點上,雙方有了共識,只要取得共識,就有了合作的基礎,可以為後續雙方和談開啟大門。
為了合情合理的殺掉李大釗,張作霖還專門組織了一個所謂“特別法庭”,當然,這個法庭只是走走過場,搞了個把小時的表演,然後宣判李大釗死刑。
對於這個結局,都在李大釗的意料之中,他沒有申訴,只是表示自己不想死無全屍,張作霖答應了這個要求,專門從國外進口了一個最新款的絞刑架。
由於對李大釗恨之入骨,在他生命的最後關頭,張作霖依然要折磨一下,滿足自己那種無底線的低階趣味,當李大釗脖子上被套上繩索,吊到快嚥氣的時候,劊子手又把他放了下來,等他喘息均勻以後,又把他放上去吊起來,等他快不行的時候,又放下來,往復三次,除了用喪心病狂,我實在想不出其他詞來形容這種行為。
李大釗先生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李大釗先生是中共的創始人,也是毛澤東在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毛澤東對李先生非常尊敬,他絕對不會放過敢於殺害先生的兇手。
建國以後,黨中央下達指示,讓公安部長羅瑞卿迅速找出膽敢殺害我黨領導人的兇手,發出紅色通緝令,一個都不要放過,除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