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及至稍大些,但凡先帝與先後處所有的好東西,盡著他挑。只有他不想要的,沒有他要不到的。
說他是天上地下頭一份,絕不摻水。
他也有兩個被百姓們傳得快爛的故事。
第一件事是在他十二歲那年,當時的聖上睿武帝率一眾龍子鳳孫與得意大臣在圍場圍獵,獵後賜宴,顧大將軍牽了一頭還未長成的小鹿來。
映鶴坐在右側,抻著脖子瞧那小鹿,只見它四隻蹄兒踢踢踏踏帶著幼崽的不安分,昂著細長的脖子,一雙漆黑的濕漉漉的眼睛,天然圓睜,清澈透亮,毫不防備,見了人還很活潑。
睿武帝也誇這小鹿長得好,他問映鶴,「鶴兒覺得如何。」
映鶴無知無覺,朝父皇笑道:「甚好。」
睿武帝點點頭,向顧將軍道:「帶下去吧,別蒸,烤了吧。」
小映鶴的笑容頓時凝結,他看看那小鹿。小鹿屢次被他觀望,調皮的沖他眨眨眼。
小映鶴慌忙道:「這小鹿甚是可愛,怎忍心將它殺死。」
睿武帝聽了,看看那小鹿,覺得有理,對旁人道,「換別的吧,這鹿賜給太子了。」
宮人笑著應了,恭賀太子又得賞賜,卻見太子一張雪□□嫩的小臉上,眉頭深皺,不見一點喜色。
宮人立刻換了一頭小羊羔上來,那羊羔還未滿一歲,走路歪歪倒倒,但頗有靈性,一見火架,便不住倒退,咩咩的奶音叫個不停。
太子不忍,耐不住脫口而出,「這小羊也甚可憐,別吃它吧。」
一旁的顧將軍是兩朝元老,功震朝廷。他淡淡的拂了太子的面,「依太子所言,這一餐恐怕眾人要餓肚子。」
太子赫然紅了小臉。
一旁的楊相解圍,「太子仁善。孟子嘗言,見其生不忍見其死,此聖人也。古有齊宣王恩及禽獸,今有太子不忍之心。」
他向睿武帝道:「我大賀朝要出聖人了。」
睿武帝聽了這話,勉強壓下臉上淡淡的不悅之色。
一旁的顧大將軍緊閉了唇,不再多言。
此事最後,既不殺鹿,也未殺羊,將下廚醃好的豬肉當場烤制了,大家分食。
太子映鶴遠遠坐在席間,看著宮人將那紅白肉條抬上桌子,心頭升起一陣噁心,差點乾嘔出來。
據傳言,太子回了住處,神色便有些不對,懨懨地打不起精神。他側著身,蜷縮在榻上,過了一會兒,竟默默流下淚來。
宮人見狀慌了,忙問他為何如此,追問半日,他方哽咽著問:「人,為什麼要吃肉呢。」
宮人哭笑不得,徐徐告之以大義道理。
太子懨懨地,不再出聲。
本來這只是一件宴餘小事,多數人沒放在心上,但從那之後,太子如往常衣食起居,談天說笑之餘,總有一縷淡淡的憂愁,縈繞在他的眉頭。
同時,平靜的湖面,暗處波瀾湧動。顧大將軍私下向睿武帝進言:太子恐非安震天下之人。
睿武帝皺著眉頭,卻並沒說話。
太子映鶴與睿武帝同處深宮中,風平浪靜地過了幾年。
這一年,他十八歲時,上書一封請辭太子位,睿武帝二話沒說,一封詔書廢了他。
沒過兩年,他二十歲,又被冊為榮王。
他另一件被傳爛的故事,便發生在立府第一年。
傳言,作為一位前太子,一位現親王,他不愛美女,不愛嬌娘,單單看上了楊相之子。而偏不巧,那一年楊相出了事,成了罪臣,滿門受牽連。他的獨子楊曠亭自然逃不了,要被送進宮受宮刑。
這位榮王映鶴,居然賄賂官員,李代桃僵,將楊曠亭偷換出來,弄進了榮王府。
事破之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