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頁)
鼎的特務,是“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的主要策劃人,曾被戴笠譽為“讀書甚多,才堪大用”),在與這位曾經快樂的把繩子套在脖子上演戲的年輕人的面對面的對話中勾聯著那些如煙的往事。
第九節作者主要抓取莊璧華這個充滿自由主義思想的可愛“大姐”來展開敘述,寫出了一個充滿幻想、單純善良的女性在大的歷史變動中的命運沉浮,讀來令人唏噓不已。此外,這一節還花費更多的筆墨向我們介紹了北平學生移動劇團團體日記,這一歷經70餘載仍安然儲存下來的珍貴文物。第十節寫劇團成員們的愛情故事,15個人的小團隊最後成就了4對伴侶,那個年代的愛情至今讀來都讓人為之肅然起敬。
最後一節,作者向我們交代了北平學生移動劇團的最終命運:劇團中的大多數人最後來到了延安。不過,仍然有一部分團員沒能和大家一起堅持到終點,有的選擇了別樣的道路,有的不幸在中途病逝。訣別與分道成為了最後的主題,各為其主的選擇讓他們從朋友變成了敵人,曾經生死與共的戰友最終在戰場上相互廝殺,郝龍就曾被後來加入國民黨的郭同震“抄家”,直至最後犧牲在解放戰爭中。
這就是北平學生移動劇團的故事,在所有的故事結束之後書的後半部分呈現的北平學生移動劇團團體日記會將我們帶到故事的原點,在那一行行的文字間呼吸1938年的空氣,感受那份戰火紅遍天的苦難歲月中跳躍著的一簇簇的青春的火苗。
翻開《1938:青春與戰爭同在》,透過那一張張穿越歷史風塵的老照片,讀著那一段段沉靜而內斂的文字,你會收穫一份久違的閱讀體驗。因為書中有放聲歌唱的激情歲月,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更有血與火洗禮下的時代印跡,大時代變動中的人心沉浮,以及那本發黃了的日記本上留下的那些飽含著淚與痛、笑與美的青春記憶。
txt小說上傳分享
北平學生移動劇團人員介紹(1)
張瑞芳:著名電影演員,獲第1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一句“我是你們的fans”贏得全場掌聲雷動。當時張瑞芳是劇團的臺柱子,她和她的夥伴們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十幾個經典劇目。(書中“1937:田園生活的破滅”是對張家三姐妹(張楠、張瑞芳、張昕)的集中介紹)
二女兒張瑞芳正是豆蔻年華,她中等個子,端莊秀美的臉龐,眉宇間透露出青春和靈氣……‥
瑞芳躲在宅院二進門口,搶在第一時間從拉門鈴的信差手裡接過信來,讀著那些熱情的話語,她的心裡被朦朦朧朧的感情所掀動著,那時候,她還弄不清這是不是愛情,更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後來會和他發生那麼大的關係。
1935年秋,張瑞芳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脫下了藍短衫和黑裙子,穿上了讓體型顯得更加秀美的旗袍,再也不用啃那些讓她感到頭痛的數學了,她的藝術才能如魚得水般地釋放出來。
荒煤,筆名梅白,左翼作家。新中國建立後曾任文化部副部長。(書中“來自亭子間的文人”一節講的就是他)
用他自己的話說:整整一年時間裡,就是不斷地唱著救亡歌曲,既不斷地呼籲“戰鬥”,又不斷地哀嘆“流浪流浪”……淒涼的音調,總是不絕地縈繞在心頭。
很多年後,當回憶這一年時,他說,那是自己“一生中經歷最複雜、感情最激盪、生活最動盪的一年”。
然而,他仍舊懷著深深的感情懷念那一年,他沒有被苦悶所壓倒,生活在一群熱血青年中間,他感受著他們的熱情,也用自己的智慧和信念感染著別人,青春的火焰不斷地在他心中點燃起希望之火,正是這希望之火鼓舞他穿越艱難,努力地追求,努力地向前。
莊璧華:日記的最初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