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府試開始 楊逸下場(第2/3 頁)
早膳,好好慶祝一番。”
楊逸抬眼看到兩位公主郡主嫂子,心中頓時有些猶豫。他深知男女有別,
尤其是面對身份尊貴的嫂嫂們,應當避嫌。一時間,楊逸站在原地,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楊起見他不動,疑惑地問道:“怎麼?還不快坐下。”
楊逸微微低頭,拱手說道:“大哥,嫂嫂們在此,小弟不便一同用膳,恐有失禮之處。”
楊起爽朗地笑了起來,“你這小子,何時變得如此拘泥?這裡都是自家人,無需這般顧慮。”
楊逸心裡暗自嘀咕:“大哥心寬,可我不能失了禮數,萬一傳出去,對嫂嫂們的名聲也不好。”
但嘴上還是說道:“大哥,禮不可廢,小弟還是改日再來與大哥相聚。”
可卿見狀,溫柔地說道:“叔叔如此知禮,實乃難得。但此刻既是喜事,一同用膳也無妨。”
冰清也點頭說道:“是啊,莫要因為這些虛禮,壞了此刻的歡喜。”
楊逸心中感動,嫂嫂們如此通情達理,但他仍堅定地說道:“多謝嫂嫂們美意,小弟心意已決,還望大哥和嫂嫂們見諒。”
楊起無奈地搖搖頭,“也罷,你這性子,倒也執拗。那改日,大哥單獨為你設宴慶祝。”
楊逸感激地說道:“多謝大哥,小弟定當更加努力,在府試中也取得佳績。”說完,便向眾人行禮告辭,轉身離開了客棧。
楊逸走在大街上,心情依舊激動不已。他想著大哥的支援,嫂嫂們的關懷,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在科舉之路上闖出一番名堂,光宗耀祖,不負家人的期望。
………
四月十六,陽光明媚,春風和煦。長安府的府試考場外,人群熙熙攘攘。楊逸身著整潔的青衫,懷揣著緊張與期待,早早地來到了考場外。
他深吸一口氣,踏入這莊嚴的考場。考場內佈置得井井有條,桌椅整齊排列,監考官員們神色嚴肅。楊逸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輕輕撫平桌上的紙張,等待考試的開始。
隨著一聲清脆的銅鑼聲響起,府試正式拉開帷幕。
第一道試題是策論,題目為“論水利興農之要略”。楊逸略作沉思,腦海中迅速浮現出平日所讀的典籍和對農田水利的觀察與思考。
他提起筆,寫道:“水利者,農之命脈也。水之蓄洩,關乎田畝之豐歉……”他詳細論述了水利設施的建設、水源的合理調配以及維護管理的重要性,
引經據典,結合實際,闡述自己的見解。
接著是詩詞創作,題目是“長安暮春景”。楊逸望著窗外透進來的陽光,
彷彿看到了長安暮春時節繁花似錦、柳絮飄飛的美景。他筆走龍蛇,寫道:“花綻長安春欲暮,柳絲輕舞映斜陽。風吹落蕊香盈路,燕語鶯啼韻味長。”
中場休息時,楊逸輕輕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心中默默回顧著已完成的試題,暗自祈禱能發揮出色。
下半場的考試是經義闡釋,要求對《孟子》中的一段經典進行深入解讀。
楊逸定了定神,仔細閱讀題目,腦海中快速梳理著相關的註釋和理解,
然後謹慎地落筆:“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此乃言……”
他深入剖析孟子的思想,結合當下社會的道德規範,展現出自己紮實的儒學功底。
最後是一篇八股文,題目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楊逸深知這是關鍵的一題,他在心中構思好框架,
從個人品德的修養,到家庭的和睦管理,再到治理國家的方略,層層遞進,邏輯嚴密。
當考試結束的鐘聲敲響,楊逸長舒一口氣,鄭重地放下手中的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