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高考(第1/3 頁)
穆青並不瞭解妻子對上大學的執念,不過他很快就明白恢復高考是什麼含義了。
屬於這個年代的青年們的娛樂活動其實很少,幹完活後聽一會兒電臺的廣播,便是每天最開心的時光了。
恢復高考的訊息從收音機裡的喇叭傳出來,從泛著油墨香的報紙傳出來,它像瘋了似的,在幾天的時間從首都飛到各大城市,飛到了鄉村,它令一直苦於沒有門路回城的知青看見了一抹曙光。
連生活相對富裕的羊城都出現了舊課本短缺現象。
為了給楊柳準備學習資料,發動兄弟們到處找門路,尋找舊課本,到舊書店淘書,一連幾天安排梁鐵柱大清早跑到市裡的圖書館排隊借書。
而楊柳整天貓在家裡,頭懸樑,錐刺股,她的手裡握著的彷彿不是書,而是一輩子的希望。
楊柳的基礎很差,只念完了初中而已,像她這樣的家庭,在那個年代是沒有資格上高中的。
初中畢業以後輟學兩年,一到符合知青下放的年紀就被安排到了河子屯大隊,下放知青戶籍是要隨本人到農村的,穆青對這個到沒什麼感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兩個人不同的生活軌籍不同,認知更是千差萬別。
在楊柳的心裡,物質生活再怎麼改善,也改變不了她根子裡是個農村人的現實,城裡人和鄉下人是兩個不同階層。相距千萬裡。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如能考上大學,就是一種階級的跨越。
據瞭解這還剛到9月,全國報考人數就接近1000萬人,到12月1日報考截止還有3個月,最終人數還不知道達到怎樣一個驚人的數字。
由於基礎薄弱,楊柳的壓力相當大,好在透過了解,絕大多數考生都沒有上完高中,有相當一部分只上了小學,據父親柳明松來信說,預估錄取比例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間。
楊柳經常在夢裡想象和父母相見的場景,下鄉是特殊歷史造成的,可自己卻在不到半年時間就嫁給了鄉下土漢子,還生了娃,如果不能抓住這個機會,怕是一輩子不敢面對父母了。
想回家。那就考回去。
父親來通道給她指了一條相對容易的路,楊柳天生一副好嗓子,走藝考也許機會大一點。
愛情是美好的,但生活並不能全靠愛情來支撐。
傻丫花明月上了全寄宿學校,穆青又經常羊城、北平兩地跑,每次一走就是十幾、二十天,一個18歲的小姑娘單獨帶娃是相當辛苦的,何況是一對小崽子,不是這個哭就是那個鬧,哪還有多餘時間備考。
兩人漸漸從蜜裡調油到出現爭吵,雖然每次穆青都讓著小嬌妻,但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觀念的差距使楊柳對現實越來越不滿。
無論生活有諸多的不滿意,日子還是如流水一樣,日曆撕下十月份的最後一頁,日子來到了寒冷的十一月份。
這一年的高考註定與眾不同,它不是在炎熱的盛夏舉行的,而是上千萬名考生忍受著臘月隆冬的酷寒,在破舊的教室裡哆嗦著完成的。
穆青要在家帶孩子,楊柳是一個人回河子屯考試的。
整個河子屯考場只有12個人,全部都是知青,而且知青不論原來是什麼情況,一個不落全來了。
破舊的小教室裡頭,年紀參差不齊的人們埋頭奮筆疾書,不過大多數是苦大仇深地皺著眉頭,是盯著卷子發愣的人。
太難了!
他們怎麼懂與中國相鄰的五個國家是哪哪呀!除了填個蘇聯之外,只能盯著剩下的四個空,望洋興嘆。地理部分的考試掛掉了一大半人。
語文考試,楊柳接到卷子仔細地瀏覽了一遍,不緊不慢地一題題作答。語言基礎只有三道題,每題10分,第一道題考造句,第二道是從一首詩中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