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2/3 頁)
書社2002年版,第259‐270頁。
[102]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74頁。
[103]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金明館叢稿二編》,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277頁。
[104]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
[105]語出《朱子語類・論兵》。
[106]《宋會要・職官》:&ldo;普……廣營邸店以規利,太祖知其事,每優容之。&rdo;
[107]《任將》:&ldo;太祖之置將也……富之以財……&rdo;
[108]全漢升:《中國經濟史研究》,稻鄉出版社1990年版,第459‐463頁。
[109]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下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頁。
[110]姜錫東:《宋代商人和商業資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56頁。
[111]《司馬文正公文集・邇英奏對》:&ldo;此乃桑弘羊欺漢武帝之言,司馬遷書之以譏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國用之饒,不取於民,將焉取之?果如其言,武帝末年安得群盜蜂起,遣繡衣使者逐捕之乎?非民疲極而為盜耶?此言豈可據以為實!&rdo;
[112]青苗法起源於唐朝中後葉,王安石在當鄞縣知縣時予以試驗,取得奇效,實施變法時便將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113]《宋史・食貨志》:&ldo;後帝復言:&l;市易鬻果太煩碎,罷之如何?&r;安石謂:&l;立法當論有害於人與否,不當以煩碎廢也。&r;&rdo;
[114]王孝通:《中國商業史》,上海書店1984年版,第137頁。
[115]《晁氏客語》:&ldo;司馬溫公作相,以李公擇為戶部。公擇文士,少吏才,人多訝之。公曰:&l;方天下意朝廷急於利,舉此人為戶部,使天下知朝廷之意,且息貪吏望風掊刻之心也。&r;&rdo;
[116]《宋史・蔡京傳》:&ldo;榷江、淮七路茶,官自為市。盡更鹽鈔法,凡舊鈔皆弗用,富商巨賈嘗齎持數十萬緡,一旦化為流丐,甚者至赴水及縊死。&rdo;
[117]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36頁。
[118]安格斯・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伍曉鷹、馬德斌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7頁。
[119]黃仁宇:《明代的漕運》,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28頁。
[120]濱下武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朱蔭貴、歐陽菲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1頁。
[121]保羅・甘迺迪:《大國的興衰》,陳景彪等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7頁。
[122]參見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
[123]約翰・巴羅:《我看乾隆盛世》,李國慶、歐陽少春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4頁。
[124]參見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葉篤義譯,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