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3 頁)
“老子天下第一。”
這句話就是一語雙關的意思了,“老子”既指他自己,也指道教的老子。
誰料,這書生指了指鐘山的聖孫壇方向,輕而易舉地便對了上來。
“孫子舉世無雙。”
“你這書生倒是有趣,姓甚名何?可有表字?”
“解縉,字大紳,赴京訪友。”
而就在這時,遠遠地來了幾匹快馬,到道觀前止步,一個宦官打扮的年輕人匆匆趕來。
朱元璋眉頭一皺,他不希望別人打擾自己白龍魚服,所以已經下旨了,沒有重要事情,都等回宮再說。
這個從雲南俘虜回來的年輕宦官,辦事麻利,頭腦清晰,同時知道分寸,很得朱元璋喜歡,看他這副架勢,明顯是有急事,不會無的放矢。
所以朱元璋上前走了幾步,靜靜地看著他,並未開口訓斥。
穿著蓑笠的馬三保喘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呼吸後,行禮稟報道。
“啟稟陛下,宮中無線電臺傳來遼東軍中的訊息,魏國公徐達得了背疽,病得厲害,已經無法視事治軍了。”
“背疽?”
朱元璋微微蹙眉,這可不是什麼好病,范增、劉表、孟浩然等人都因此病離世。
他招來身邊的王景,口述了一條聖旨令其擬旨,乃是下令信國公湯和領軍,燕王朱棣護送徐達回京,隨後摘下腰間隨身攜帶的印章蓋上。
遼東戰事已經基本結束,明軍可謂是大獲全勝,剩下的收尾工作,以湯和的資歷和能力足以勝任。
至於讓燕王朱棣送徐達回京,則是朱元璋存了些私心,一方面是朱棣是徐達的女婿,這時候照顧岳父合情合理,另一方面是有段時間沒見朱棣了,朱元璋也想見見兒子,同時交代一下北方的事情。
畢竟,之前北平和山西都是徐達在負責,而洪武開國的將帥們在不斷老去,新一代的年輕人裡,他的四兒子燕王朱棣是最出挑的那個,封地也在北平,所以有些事情,也到了準備進行交接的時候。
實際上,由於北元的軍事力量一時難以消滅,大明對北方的戰略在嶺北之戰失利後,就從戰略進攻轉為了戰略防禦當然這種轉向,並不意味著大明害怕北元,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抉擇,因為大明的人口、疆域遠勝北元,只要能讓中原等地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那麼在人口、糧食、兵源等資料的增長上,大明只會把北元越拉越遠,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過元末戰亂的那一撥北元精銳士兵,也在不斷老去,北元的戰鬥力只會越來越低,可戰之兵也會越來越少。
大明守住北方邊境線就能穩住發育,此消彼長之下,北元是必輸的局面,而且隨著雲南、遼東被明軍收復,北元的戰略空間,愈發的狹窄了。
而徐達鎮守北平十餘年,長期在北平、宣府一帶練兵備邊,前後移民三萬五千多戶,十九萬餘人,建立屯田點二百五十餘個,墾田一千三百多頃.可以說北平的防禦體系完全是徐達一手建立的,而朱棣也正是因為徐達女婿、弟子的身份,再加上其本人的勇武和將才,才得以在徐達的幫助下,順利地在北平軍中樹立自己的威望。
朱元璋覺得,現在是時候讓朱棣接替徐達的班,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了。
畢竟目前看來,二兒子秦王朱樉荒唐無度只知享樂,三兒子晉王朱棡雖有些智計卻過於殘暴,都不是能承擔起重任的料。
要是大孫能夠還陽就好了。
一路思量著這些事情,朱元璋坐著馬車回到了皇宮。
而就在朱元璋剛剛抵達奉天門的時候,又有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來報。
“陛下,龍虎山大真人張宇初求見,說關於陰陽炁海之事,他從家傳典籍中找到了一些新的線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