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出府(第1/2 頁)
自雲瑞醒來,關於“林長南”的事,瞬間傳遍了整個益州城。
誰能想到,曾經那個遊手好閒,喜歡尋歡作樂的紈絝子弟。一場大病之後,竟開始閉門房中,看書習字。
原本,無不猜測,人之本性難改,定是這位林公子又在鼓弄什麼新把戲。
然而,當雲瑞讓玲兒扔棄的那些文墨,流出林府後,很快便被識貨之人發現,書字大氣,筆勁蒼遒,乃極品字畫。
但“林長南”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又何止這些!
這讓林浦夫婦一度懷疑現在這位是不是他們兒子,可“林長南”對過去林府家中的隱秘之事,盡數記得。
雲瑞為了打消二人疑慮,乾脆說他昏睡這段時間,進入典學夢境,受教諸多名師,被灌輸了許多知識。
“林長南”的事蹟,在益州城掀起了一場長達三個月的談資風波。
三個月後,也就是來年初春。
邊境戰事的升級,逐漸讓人遺忘了林府這位。
同時,風都城一道文書下達至益州城,林浦被授命配合太守大人,負責徵集兵勇,增援南方戰事。
當一個國家,尤其是風國這樣的大國,走到徵集新兵前往參加國戰,無疑是一種危險的訊號。
正義之士或許會高呼:“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之類的話。
但老百姓不會懂,以風國徵兵律法,每家至少徵集一位年滿十四至四十八歲之間的男丁。親人被徵,初為伍丁,便奔赴國戰前線,九死一生。
相對獻國那樣擁有以國師為中心的信仰百姓,風國的百姓,似乎更習慣安居樂業的常態。
他們大多不願意入伍參戰,他們相互抱怨“聖上為什麼不調兵南下?”
雲瑞也這樣想,風國各大州郡之地,兵馬儲備量至少八百萬,應該不至於走到招募新兵前往國戰前線?
而小鏡和千語帶回了雲瑞需要的答案!
其一:北易國增兵五十萬,與之前合計一百三十萬,大舉南下。並與成王叛軍達成協議,互不侵犯,北易方面甚至承諾若成王能攻入懷江南邊腹地,願贈千金萬馬擁其建國稱號。
雲瑞鋪開輿圖,看出了風國於懷江的防線,共計四城要塞,若成王能攻過懷江,必然會摧毀風國設立在懷江,以對抗北易的這第二道防線。而北易目前正在猛攻第一道防線,就已經在策劃如何對付第二道防線,如此想來,此次北易用兵,只怕其志遠大。
所以說,風國需要調遣至少三百萬大軍往北,以對抗北易與成王。
其二:上雲國趁機出兵,揚言要收復渤州失地!
兩國開啟渤州戰役,風國至少需要投入上百萬大軍,方能對抗上雲國大軍。
其三:西蘇國大將王靖率領七十萬大軍,佔領了整個江州,開啟了風國西部邊界大門。
王靖何許人也!軍謀之家,精善戰略,兵策之王。他所率的七十萬大軍,更是西蘇國自徵德女帝上位後,統編的虎狼之師。
風國曾經有鼎國公與左齊侯,以及南玉將軍與雲鏡主司,可自他們之後,國無良將,軍無勇師,試問誰能與王靖戰場比肩?
唯有數量優勢,軍令所號,兵起一百七十萬,前往幷州對抗西蘇大軍。
如此,八百萬兵馬,呼叫近六百萬參戰,若再派百萬南下。那西部戰場、北部戰場、東北戰場,任何一處出現差池,必然影響其二,那時候三方大軍兵馬驅近,風國亡矣!
唯有暫先捨棄南部戰場,募民新軍奔赴參戰,再圖後計。
雲瑞捲起輿圖放置高架,挑了一本《怪誕記》來看。
風國的戰事,與他干係不大。
而《怪誕記》中,似乎不少故事,都有源力的影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