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ldo;恩,父皇將匡聖令交給了他,他離開京城前曾找過我,讓我在京城裡務必確保父皇的安全。我相信在他回京之前丞相併不會動父皇,而太子那裡也安插進了我們的人,屆時只要將假死藥送與父皇,七天的時間我們足可成事。&rdo;
太子手下的死士多是韋靈的同門師兄弟,皆是受毒藥所制。此前韋靈同程少卿從牯嶺鎮進京,已將魏清河所研製的解藥為他們一行十數人送去,如今的他們更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中太子最為信任的死士陳釗全已將假死藥當做無色無味的毒藥進獻了上去。
&ldo;我以為皇上會將匡聖令交與你。&rdo;南歌淡淡的,聽不清喜怒。
&ldo;有句話叫&l;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父皇愈是看中我,丞相便愈看我得緊,反而放鬆了對三皇兄的警惕。更何況三皇兄才能的確在我之上,我服他。&rdo;
如今當以大局為重,南歌拋開對盛熠煊的偏見復將目光停在棋盤之上,&ldo;再下一盤?&rdo;
&ldo;好。&rdo;盛沐澤專心地將白子挑出遞給南歌,&ldo;在棋藝上你算是我師父,這次定叫你輸得心服口服。&rdo;
&ldo;這便是教會徒弟餓死師父?&rdo;
南歌搖首失笑,卻不意撞入了盛沐澤溫柔的眼波里‐‐
五日之後,盛熠煊兵臨京城,與親兵統帥左修帶領八萬親兵將京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而直至三日前丞相才收到戰報,待派人抵禦時已是來不及,官兵節節敗退直至龜縮回京城。而此時皇城裡和京城外的兵力懸殊,再從外調兵已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無奈之下丞相登臨城門,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坐於中軍主帥的盛熠煊,以不容置喙的中氣道,&ldo;康王!你是要造反嗎!&rdo;
無論如何,在百姓面前他得將道理拿足。
&ldo;少廢話,將本王父皇交出來!&rdo;
盛熠煊一箭正中丞相身旁的軍旗,竹竿應聲折成兩段,而原本隨風飄揚的旗幟便落在丞相腳下。
&ldo;下次不會那麼幸運了,田丞相‐‐&rdo;
丞相不過是一介文人,雖是見慣了風浪,但依舊被盛熠煊的那一箭嚇出了冷汗。在他抬手擦汗之際,終於注意到在盛熠煊身側坐在白馬之上帶著半邊面具的中年將軍乃是故人‐‐
&ldo;左將軍,多年不見可否賞臉敘舊?&rdo;他遙向那將軍作了一揖。
左修側首與盛熠煊稍做商量,便爽快應下,&ldo;好!&rdo;
城門應聲開了一小縫,左將軍拍馬向前,閃身進了城。而盛熠煊亦鳴金收兵,八萬親兵退至十里外的山丘上以待左將軍的訊息。
丞相將左修請至主軍帳中,&ldo;那年一別,我曾派人打探過左兄的下落,只可惜一直杳無音訊。卻原來先皇派左兄訓練親兵去了,一別多年左兄可好?&rdo;
&ldo;多年未見,田兄竟一眼就能認出在下。&rdo;左修仍舊帶著半邊的面具,笑容謙和,似乎真的只是老友敘舊。
在皇上仍是太子的時候,作為朝堂新秀的他們時常伴太子左右,丞相雖年長於他,兩人卻結成了忘年之交。
而在一次陪太子下江南的途中遇到流匪,左修為了救太子而跌下懸崖。萬幸的是山谷裡樹枝繁密交錯,那次變故中他因身子懸於樹枝上而撿回了一命。先皇派人找到他的時候,他卻已是被樹枝毀了半張臉,不願再回俗世中。先皇見他對太子忠心有加便將讓當時統帥親兵的趙將軍收他為徒,三年前趙將軍病故後便由他繼任了將軍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