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2/3 頁)
ellip;&rdo;
&ldo;你要跟朕說,你擔當不起?&rdo;劉備嗤然:&ldo;原來朕不是慧眼識英雄。錯看你了。&rdo;
&ldo;陛下…&rdo;諸葛亮笑了出來:&ldo;陛下識人之明,有過高帝。&rdo;
&ldo;好!&rdo;劉備亦笑道:&ldo;朕看你之才華德行,千載未有!丞相不證明給朕看嗎?只有孔明能光照天下,震盪四海,並昭告天下萬民,劉備識人之明,明並日月!&rdo;
諸葛亮嘗想,為什麼他的帝王從不憂臣下功高震主?若劉備哪怕對臣下有一絲懷疑,或許關羽會更加戒慎恐懼。荊州就不會丟失。他今日也不會憂懼至此,必背負天子所給予他的,天下難以承受之重!
然樂毅若如此問燕昭王,怕昭王也回答不出。
智者不憂,勇者不懼。在劉備身上,諸葛亮看到了聖人所描述的智勇之人:出於絕對堅定信念的不憂,又由光明心地產生慷慨強毅的不懼。
因而少年時的他堅信,能撐起大漢天下者,必是此人。因而如今的他知曉,若他能以一人之力承擔天下,亦是因這位大漢天子給予他的信心與勇氣。
&ldo;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
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rdo;
諸葛亮悲傷地吟唱起屈原所作九歌《大司命》之辭。歌聲低緩哀沉,如咽如訴,一唱三返。彷佛在以心神對他的主上傾訴:紛紛亂世,茫茫九州,陛下即是我之大司命…縱威震四海,一統天下,然知己凋零,於臣來說,亦如失魂魄…
而這在喜音樂,好楚歌的劉備聽來,但感直入內心,震盪魂魄。皇帝於是亦以九歌《少司命》之辭回答。病中歌聲低啞:
&ldo;秋蘭兮青青,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rdo;
丞相自青年時,便如蘭之有師德,教導朕,薰陶朕。孔明,你就是那能擔當天下大任的美好之人,是少司命。何以如此悲愁自苦?
諸葛亮聞此,亦繼續以歌作答:
&ldo;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rdo;
陛下啊,你乘著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升上九天撫持彗星。是亮永遠的君王。天下豪傑之士甚多,你不以臣出身卑鄙,三顧亮於草廬之中,獨信倚重,知己厚愛,今當生離。這是臣此刻之所以悲傷的原因…
劉備以歌回道:
&ldo;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rdo;
孔明之心…朕已知曉。朕何嘗不為與君相知而歡喜。何嘗不為與君長別而悲痛…丞相啊,你從此持章武之劍,征伐天下,輔護幼主。你執法公正,善於治理百姓,你將做得比朕更好,為大漢子民之司命,不亦宜乎?你當以此自勉啊…
諸葛亮不再歌唱下去。他緩緩叩拜於地,象徵著沉重的允諾應答。同時亦抑制不住地淚流滿面。
劉備流淚嘆道:&ldo;孔明…朕已不能再扶你。起來吧,丞相…你當頂天立地,為朕撐起大漢天下!&rdo;
26漢樂
二人相攜回入寢殿後,劉備在榻上翻閱諸葛亮遺留在几案上的圖紙。嘆道:&ldo;丞相近日太忙,沒有時間搭理這些東西了。&rdo;
諸葛亮笑道:&ldo;非也。臣一直想找個時間,與陛下說說這些。&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