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3 頁)
劉備問道:&ldo;子初向有奇計。曏者成都初定,朕以府庫金銀蜀錦分賜諸將,致國庫空虛,軍用不足。子初先前勸朕造直百五銖,以平物價。怎這次便沒有了辦法?&rdo;
劉巴嘆道:&ldo;臣當時出這一個主意,是經過丞相同意的。造大錢必使得財多而貨少,若非丞相之後殫精竭慮的治理安排,增加生產,使物資豐裕起來,則國家必亂。&rdo;
劉備默然。昔日曹魏因更易五銖,貨幣體制崩潰。因錢不再值錢,百姓便不再信任錢幣,造成只得以帛易物的情況。東吳大泉五千亦造成物價飛漲。劉巴勸劉備造直百五銖大錢,因何沒有造成吳魏的慘況,反而使得直百五銖得以流通天下,連吳魏都不得不使用直百五銖呢?
那是因為他的丞相理政有方,一連串的措施興建,使得蜀中殷富,得以順利降低大錢所帶來的衝擊。
他治官府,橋樑,道路,將來往的路途都打通,使各地互通有無。
他派二千士兵修繕保護都安堰,築九里堤,休士勸農,以阜民財。
他親臨火井,改善火井煮鹽之法。由是鹽鐵業大興。
他設立錦官,大力推動蜀錦生產。而在當時以帛為市的曹魏,將大量購買成都的蜀錦。且不得不以直百五銖結算。如此一來,蜀中雖造大錢,但直百五銖與蜀錦卻能流向吳魏兩國,而兩國物資財貨進入漢國。如此則漢國民殷國富。百姓安居樂業。
以至於還能夠支援他們的皇帝發動東徵這樣的大戰爭。
但聽劉巴正色道:&ldo;陛下,當府庫一空之時,造直百大錢,雖可解一時之患,終必使民貧國虛。如非有富國利民之法作為後盾,則此法萬不可行。巴使民貧,而丞相日夜勞頓,力使民富:治官府,橋樑,道路,修都安堰,築九里堤,休士勸農,改善火井煮鹽之法,大興鹽鐵。設立錦官,推動蜀錦買賣,皆是富國之法。&rdo;
&ldo;而今陛下發動戰爭,大軍在外,日耗千金。是使民貧。陛下親徵,固然勞頓,然丞相在內,必得殫精竭慮,力使國富以彌補此戰帶來的損耗。否則敵國未克,我國先潰。&rdo;
&ldo;朕明白子初的意思。&rdo;劉備起身望著西方,彷佛透過千里之遙,能看見燈下他的丞相夙夜匪懈的身影。他是明白的,如今他擁有這一切,得歸功於他那有著天下奇才,又為了漢國殫精竭慮的丞相。如此良相,雖管仲,蕭何何以過之。
&ldo;子初要朕罷兵,也希望丞相與百姓能休息。然而此刻罷兵,真能換來永久的平靜?&rdo;他猛然轉身,直視劉巴:&ldo;孫權反覆無常,漢吳還能有真正的盟約可言?屆時我兩面受敵,不斷受北方與東面侵擾,國家還有安寧之日嗎?&rdo;
&ldo;這就是陛下要滅吳的原因?&rdo;劉巴也是搖搖晃晃拄杖站起:&ldo;彼君臣互信,良將統兵,文武揖穆,要滅吳談何容易?!便是能僥倖滅之,我必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國力嚴重耗損之下,如何再與強大的北賊對抗?!&rdo;
&ldo;向稱能運籌帷幄,屢出奇謀的子初,現在也說此喪氣之語?&rdo;劉備握住劉巴雙肩:&ldo;朕與丞相如此信任你,而你竟先對自己失去信心了?&rdo;
&ldo;縱有天下奇才,而無天時,地利之助,無能為也。即便明睿如陛下,天縱英才如丞相,抑或是巴…皆是如此。&rdo;
&ldo;朕不信天命。&rdo;劉備斷然道。
&ldo;聖人必知天命。&rdo;劉巴毫不退讓。
劉備沉默片刻,仰頭對著漆黑夜空,哈哈笑了起來。
&ldo;子初啊,朕已過耳順之年。猶不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