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悟性? 4000(第2/4 頁)
還不得不考慮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問題,就像吳良此前探尋過的“經脈發現之謎”一樣,易學亦是一樣的道理,這玩意兒總得有一個發現的過程與方式,那麼“天皇氏”又是怎樣在沒有任何基礎與先驅的情況下發現的呢?
而現在。
仔細拒絕這華佗的經歷,吳良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經脈的發現”極有可能起源於那種寄生在人體經脈中的神秘小蟲,那麼“易學的發現”有沒有可能與建木的果實有關?
或者說,面前這建木的果實便是《連山》與《歸藏》本身,它們本來就不是書籍,只不過隨著書籍逐漸成為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才在流傳的過程中被人們先入為主曲解成了所謂的書籍。
畢竟華佗在服下建木的果實之後,才過了這麼一會便忽然悟出了這幾方小世界的本質,並且說出了“絕地天通”的本質……
在這個過程中,建木的果實起到了像書一樣的傳遞知識的作用,只不過不是用眼睛去看的方式,而是用嘴巴去吃的方式?
“此事稍後再討論。”
如此想著,吳良先是對於吉點了點頭,接著又看向華佗問道,“華神醫,你服下這果實已有半個時辰,可有什麼不適之處?”
“我已自查了一邊,如今我五臟六腑執行如常,脈搏比之前飢餓時強健了不少,肌理亦是恢復了許多。”
華佗正色說道,“依目前所見,這果實非但沒有毒性,還為我的身體帶來了不小的好處,要比此前的肉食更加有用。”
的確。
與肉食動物不同,人是雜食動物,只吃肉並不能很好的維持身體機能,久而久之還是會被“餓”死。
不過光吃這果實便能夠帶來這麼大的改變,倒也可以看出這果實絕非俗物。
何況方才只是試吃,華佗也只是服下了一小塊而已,那麼一小塊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其實與塞牙縫沒有多大區別,根本無法解決飢餓的問題,更不要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令脈搏強健,令肌理恢復。
華佗的回答已經給了吳良想要的答案。
此刻面對瓬人軍眾人那飢渴的目光,他也沒什麼好擔憂的了,終是對眾人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楊萬里,你來負責將這果實切開分給大夥,不過還是要注意控制好份量,每人都只先服下一小塊,看過反應之後再說。”
拋開劑量論毒性都是耍流氓。
有些東西雖然本身是可以食用的,但一旦超過了一定劑量,便又會給人體帶來負擔與傷害,因此不得不注意一些。
不過得出“無毒”結論的是華佗,華佗又剛剛得到了“扁鵲”組織的傳承,已經成了神醫完全體,他的判斷自然值得相信,這也是吳良敢教眾人立刻分食的原因。
除此之外。
他也在做一個實驗。
華佗服下那果實之後,能夠得出如此深奧神秘的感悟。
那麼瓬人軍眾人呢?
拋開那些瓬人軍兵士不說,瓬人軍骨幹中可有不少奇人異士,並且其中還有一些與易學關係密切,他們服下果實又能產生怎樣的感悟呢?
當然,吳良自己也是實驗物件之一。
與其他人不同,他在沒有吃下果實之前,便已經被建木拉入了神遊狀態,並且還在神遊之中聽到了無數不知何意的低聲細語,隨後又被那怪蟲鑽入了身體,本體還在毫不自知的情況下在地上撓出了與華佗不謀而合的“絕地天通”四字。
還有。
夜空中那雙巨大的眼睛也只有他與典韋見到過……
這些事情無一不在表明他的特殊性,這樣的他吃下建木果實,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與感悟呢?
……
這果實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