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3 頁)
就江南製造局的性質而言,是資本主義為其主導面,還是封建主義為其主導面?答曰:資本主義是主導面。若再問:是民族性為其主導面,還是買辦性為其主導面?答曰:民族性是主導面。之所以提出這兩個問題,因向之論者,多數人認為封建性和買辦性是該局性質的主導面的緣故。現從資本、勞動力、流通和產品分配銷售等多方面加以論述。
江南製造局的資本基本是國家投入的。開辦的第一年,約用去54萬餘兩。其中除丁日昌購買虹口旗記鐵工廠60000餘兩主要由唐國華等贖罪費支付外,其餘容閎去美國買機器的68000兩&iddot;由關稅支付,高昌廟購置土地和建廠房費24萬兩,和在虹口舊廠地的房租、薪工、物料等支付的17萬餘兩,均為軍需項下撥款。以後廠房擴大,不斷加撥,例如,1890年建煉鋼廠、1892‐1893年建無煙、栗色火藥兩廠,兩江總督劉坤一奏撥40萬兩以為建該三廠之用。常年經費主要仰給於海關二成上下的洋稅,其數額據戶部稱:&ldo;每年雖無定數,約計不下五、六十萬兩&rdo;。江南製造局歷年收支經費詳見表。
如表說明,江南製造局經費來源是國家投資。但是封建國家投資,並不能決定企業的性質是封建的或是資本主義的,企業的性質主要是由生產目的、勞動力性質和產品分配銷售等方面來決定的。
1862年辦上海洋炮局,是因為購買外國軍火太貴,自己設廠製造可以便宜很多的緣故,辦江南製造局也是一樣,除為了平內患御外侮取得軍火的使用價值外,其本身的價值也在考慮之列。王之春記其事說:&ldo;西洋諸國製造船炮,皆以機器為之,用力少而成攻多。曾國藩因廷臣有採買外洋船炮之議,謂上海已設製造局,不如購其機器自行製造,經費較省,新舊懸殊。於是遣粵人容閎出洋採辦各機器。&rdo;軍火自造比購之外洋&ldo;經費較省&rdo;一語表明:(1)國際軍火市場與中國自造軍火的關係:(2)價值規律對軍火生產過程將起著重要作用。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若軍用產品造價低於外洋購買價者,則大批生產,若造價高於從外洋購買價者,那就要停止生產的。比如江南製造局中間停造輪船的因素很多,造價昂於買價也是原因之一。李鴻章就說過:製造輪船的&ldo;物料匠工多自外洋購致,是以中國造船之銀,倍於外洋購般之價。&rdo;改自造為向外洋購買,成了重要的理由。可見江南製造局的軍火生產相當程度上已不單純是使用價值的生產而是價值的生產了。事實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