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部分(第3/5 頁)
,錢謙益心中氣憤可知。這節骨眼,周士相竟然打他女兒的主意,要將他女兒許給已故浙國公於世忠之子於佑明,錢謙益是怎麼也不願意的。
只是,河東君柳如是卻是看那於佑明好似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執意要將女兒嫁給於佑明。錢謙益對河東君是真的疼愛,不忍拂她的意,只好裝聾作啞,由她去了。
河東君知道丈夫心裡有剌,一日便將心理話對他說了,她道:“甲申以來,拿刀的總比拿筆的讓人安心。女兒長大了,我這做母親的別的不想,只想她這一生平平安安的。若是尋個文弱書生嫁了,哪怕才華再高,萬一國家有事,他能護得了我們女兒?”
錢謙益聽後,也只能暗歎一聲。想他堂堂江南文壇領袖,清廷是說抓就抓,況他人呢。如今南都雖然光復,可天下依舊亂著,滿韃未平,吳三桂未定,誰知這天下還要亂到什麼時候。亂世之中,什麼最能保平安,無疑是刀劍。
江蘇巡撫蔣國柱親自出面替於佑明給錢家下了聘書,錢家收下並回禮,這婚事便算定了。
將心終於放下的於佑明來不及等蔣國柱給他送來錢家的回禮,就快馬加鞭的趕到崇明。他害怕大帥會食言,不讓他參加北伐。
周士相本無意讓於佑明北上,但其部火槍旅是自己的親衛部隊,不讓於佑明北上說不過去。加上於佑明報仇心切,他也想鍛鍊鍛鍊這個小公爺,便準了他的請戰,命其帶火槍旅到崇明侯命,隨時登船。
火槍旅訓練響起的火銃聲,讓熱鬧非凡的崇明島好像放煙火似。
海邊的沙灘上,一隊隊呼嘯而過的騎兵得意的賣弄著他們的馬術,惹得步兵們一陣眼紅。但看到幾十個老是控不住馬的騎兵被軍官們踢打時,他們不經又生出同病相憐的感覺來。
這支騎兵是第二軍整三鎮,整三鎮也是五大主力之中唯一的一支純騎兵鎮,全鎮滿編10200人,戰馬14500匹。光是將整三鎮連人帶馬運走,就得佔到東海水師和長江水師運力的三分之一。
島上的三個碼頭,現在都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江面上,海面上,還陸續有滿載物資的船隻等侯進港。輜重營的官兵連同島上民夫全在那裡忙著搬運糧食,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
“一、二、三!”
伴隨著號子聲,二百多打著赤膊的漢子正費力的將數門大炮一點點往船上搬,發號的漢子這會已是心急如焚,按照軍令,他們必須在天黑之前將這二十多門新式火炮拉到船上,要不然軍法處置。
碼頭南邊,幾百個年輕人圍著一口口正冒熱氣的大鍋坐在地上,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副碗筷。有的人手裡碗十分乾淨,有的卻是又髒又黑。他們穿著統一的白色衣服,卻不是太平軍的水師兵服,但卻也有一套指揮體系。
這些人都是金廈自願北上的水手,有漁民,也有商船上的水手,也有曾經的海上亡命徒,甚至還有扶桑浪人和紅毛鬼,總人數約在九千左右。
他們自願隨太平軍北上有很多目的,有人是期望自己能夠掙得一份軍功,從此成為太平軍的一員。也有人只是想隨軍去撈一筆,搶也好,賞也好,只要命大膽子大,總會有收穫。
有人卻是衝著太平軍張貼榜文上的“封土”去的。他們想要在遼東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想要有自己的奴隸,想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謀取一份榮華富貴。
一個倭國的浪人將懷裡的一張已被他摸皺了的紙取出,問身邊的人:“鄭君,你說,太平軍的獵頭令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像我這樣的海外之人,真的可以憑藉胡人的腦袋成為大明的子民嗎?”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
浪人叫小原澤太郎,是倭國松摩藩的一個破產手工作坊業主。
六年前小原和家鄉的浪人們一起被鄭芝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