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奈米碳管制備實驗室(第2/2 頁)
會先於光子核心專案完成,而且,他也需要光刻技術完成對於手機晶片的佈局。
於是徐光亮又開始了招聘活動,但是這一次卻不需要他再次全國各地的跑了,一方面是有些人才他早就找好了,另一個方面,他的公司在高新科技領域已經有了名聲了,一聽說他那邊招聘,很多人才都自己跑過來了,這就是公司逐漸有名氣的好處。
徐光亮的招聘方式跟別人不同,他需要做的是觀察每一個人,然後預知能力會告訴他這個人是否是合適的人才,是否是間諜之類的。
等他確定好之後,就會將名單交給招聘人員,招聘人員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不過由於有些人都需要處理自己老家的事物,所以徐光亮現在也不能給他們研究方向,所以只能先等一等,讓一些處理好事情的人自己研究一點東西。
等忙完了這件事,他這邊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高新科技研發產業基地。
本來徐光亮一開始的設想就是弄幾個實驗室,進行他覺得應該彌補的專案的研究,然後在配套上幾個加工廠用於小批次的工廠化改造。
然而,隨著一項又一項的專案展開,他突然更多的專案需要投資研發,所以他想了想幹脆就乾脆將工業園單獨劃分出去,在實驗室集中的這個方向,進行高新技術科技研發基地的建造,一體化規劃,這樣還能有利於安全檢查與防盜防護之類的。
所以他就找來了公司的人,將自己的觀點闡述之後,公司的人將其想法整理,作出報告,送到了政府部門。
他的報告當然會引起重視,要知道,四海投資公司光去年的稅就交了上千億,讓原本只能排上前五的唯一的北方省,一躍成為全國稅收第一省份,而且這兩年連續如此,所以政府部門當然要重視。
仔細的檢視了四海投資的報告之後,大家再次坐在一起開會,比起上一次會議,這一次提出的高新科技研發基地的報告的會議要和諧許多。
基本上一開始大家就定下了一個調子,那就是同意,但是畢竟背靠母親河生態區,同意的同時也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保護生態的問題。
為此徐光亮也提出過保護性建設,但是再怎麼保護,工程建設仍然會破壞一部分生態這是必然的。
所以開會的目的也是如此,要定下如何建,建造過程中如何能夠儘量少甚至避免破壞生態成了重點,為此還拉上了許多專家進行會談。
會議持續了一個周的時間,專家們又去實地考察了一個多周,最後下了檔案,按照專家給出的意見,進行免破壞性的施工。
接到了檔案之後,四海投資也召集一些專家以及建築方面的人,進行詳細的考察之後,他們給出了施工意見。
於是,新的工程接踵展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