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我的高光時刻就是現在了(3/3)(第1/3 頁)
除了門將的準備,關於點球主罰的次序也是需要著重安排的。
前五輪雙方輪流罰球,在五輪罰球中,累計進球數多的一方獲勝。如果某一方前三輪都沒有罰中,對方三球全進,那麼後面的球員也就沒有了主罰的必要。
因此第一個主罰的球員,面臨的壓力將會極大。
如果雙方前四輪都將球罰進,那麼從主罰第五球開始就會出現“突然死亡”,只要沒有罰進就會面臨著球隊要輸掉比賽的可能。
因此在前五輪中,這一頭一尾的安排極為重要。
如果五輪罰球結束雙方仍未分出勝負,雙方繼續互踢點球。直到出現某一輪結束時一方罰進而另一方未罰進的局面,則由罰進的一方取得勝利。
在點球大戰之中,除非雙方所有球員包括門將都踢完了之後還沒有決出勝負,那麼就不允許安排出場過的球員再次主罰。
不過出現這種局面的時候很少,大多數的點球大戰都是在前五輪就決出了勝負。
因此最為重要的還是前五輪。
經過和球員們的商量之後,克勞琛向第四官員提交了中國隊點球大戰的出場順序。
隊長馮小霆第一位主罰,接下來是朱廷,周海兵,譚望松,第五順位是陳韜。
一頭一尾不一定是點球水平最好的,但是是球隊中心態最好的。
在這種情況下,心態要比技術重要的多。比如被克勞琛寄予厚望的高林,就主動提出他不想出場。
高林的心態明顯是出現了問題,克勞琛也不強求。
不敢踢點球也不一定是懦弱,比如眼角被打破了依然浴血奮戰的“小豬”施魏因施泰格,在點球大戰的時候他都是背對主罰球門的。同樣的還有皇馬球迷的開心果“隊寵”馬塞洛,也有同樣的舉動。
因為點球大戰對於球員來說,真的很殘酷。
點球大戰之前,雙方隊長需要透過拋硬幣決定罰球的先後順序。最終猜對了硬幣的巴西隊選擇了先罰。
從歷史經驗來看,先罰的球隊勝率會高一些。
相對來說,先罰的球員壓力要比後罰的球員小一些。即使沒有罰進,還可以期盼守門員撲出對方的射門亦或者對方罰丟。
而後罰的球員呢?
如果對方罰進,就會附加自己也必須罰進的壓力。如果對方沒能罰進,又會想著如果自己罰進,球隊就能領先了。
帶著多餘的心思去主罰點球,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巴西隊第一個出場的是踢滿了全場的邊後衛拉斐爾,同時他也是球隊的點球第一主罰手。
在對陣敘利亞的時候,正是他的點球幫助巴西隊1-0戰勝了對手晉級八強。
顯然巴西隊是抱著先搶一個開門紅的心思。
除了兩名門將以及主罰球員,雙方的所有球員都站在了中場線上,以保證不會對主罰球員做出干擾。
拉斐爾擺好球,也不去看揚程在門線上的小動作,而是盯著主裁判看。
等到主裁判吹響了可以主罰的哨聲,拉斐爾一蹴而就,角度極為刁鑽,足球打在立柱內側彈進了球門,揚程沒有任何辦法。
罰中的拉斐爾高聲咆哮,宣洩著內心的壓力。
接著拉斐爾需要推回中場線,揚程也需要離開大禁區走到大禁區線和底線交接的區域。
巴西隊門將雷南·布里託站到球門前,輪到中國隊第一名主罰球員馮小霆出場。
作為一名後衛,馮小霆就沒有那樣的腳法去追求角度了。主裁判吹響了哨聲立即啟動,大力出奇跡。
勢大力沉的射門打了一個上角,雷南·布里託撲錯了方向,足球應聲入網。
馮小霆就沒有去咆哮了,作為隊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