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3/5 頁)
因此,李紱選出了四百二十七名官員擔任巡察御史,希望他們前往各府縣鎮,發動能夠發動的一切百姓力量,揭露一切可以揭露的兩黨罪證。
在六部、三司他們都插不進去手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透過這樣破壞生產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是迫不得已的,卻也是必須要做的。
忍一時之痛,換百年舒展,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時,大明的十大工業省份中,北直隸和南直隸都是都察院潑水不進的地方,而陝西、安西和遼東、單于又是傳統勳貴的地盤。
因此,能供都察院籌謀的,只有山東、湖廣、廣東、雲南四省。
由於李子任是湖廣長沙府人,因此李紱任命他為湖廣監察御史,節制湖廣都察院官員。
李紱給李子任的任務很重,不僅要組織湖廣境內的工人舉報工廠民商和官商,還要讓農民揭露地方文官在地方上的齷齪事。
除此之外,李子任需要隨時等待幫助廣東的都察院同僚,策應河南的都察院同僚。
李子任知道自己任務重,但他並不畏懼,而是在李紱下達命令的第二天就帶著三百餘名都察院官員乘坐火車返回湖廣。
四月初十,李子任率領都察院官員抵達湖廣武昌,並在此地與自家父親,湖廣按察使李昌齡達成共識,共同稽查在湖廣任職且不守《大明律》的違法官員。
共識達成後,李子任將都察院官員分為十隊,分別前往農村、工業區,深入百姓之中,大膽揭露兩黨官員在朝堂上對“紹慶新政”的阻礙行為。
“紹慶新政”,這是懲治國、民營腐敗官員,惠利百姓的新政。
得益於大明早已進行了全民中學義務教育,因此大部分工人、農民都能夠理解都察院官員們口中的現實情況。
在都察院官員們的解釋下,他們總算知道了自己的工錢為什麼越來越少,國家對工農關注為什麼越來越低。
得知了廟堂上的情況,大量的農民和工人被組織起來,選出代表,將地方上一些官員違法亂紀的行為揭露、記錄下來。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在湖廣進行,在河南、廣東、雲南也分別響應。
之後,這樣的局勢更是擴大到了麓川、交趾、四川、貴州等地
面對這樣的局面,兩黨官員難得心平氣和的坐了下來,並針對都察院進行合作。
蔣鼎認為,要切斷都察院之間的聯絡,首要就是先打壓在湖廣的都察院官員,只要把眼下勢頭正盛的湖廣都察院打壓下去,解決其它地方的都察院官員就會容易許多。
在武英殿大學士蔣鼎的組織下,湖廣都察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壓。
六月初五,湖廣按察使李昌齡被調往波斯擔任布政使。
初七,漢陽鋼鐵廠的都察院官員在演講時遭遇槍擊,史稱“丁未槍擊”。
這次的槍擊中,湖廣監察御史李子任負傷,巡察御史王釗、趙建不治身亡,被牽連中彈的工人多達二十六名。
同時,民營工廠開始停業整頓,大量失業工人走上街頭。
事件發生過後,皇帝朱伯海罷免戶部尚書施詢,並厲聲呵斥諸多勳貴。
六月二十日,湖廣民營工廠迫於壓力,不得不恢復生產。
然而,在民營恢復生產後,蔣鼎等人又在皇店國營上做文章。
七月初五,湖廣鋼鐵廠因為“工人”的操作失誤而導致十二人受傷,鋼鐵廠宣佈停產整頓。
湖廣鋼鐵廠是此時大明十大鋼鐵廠之一,在內部工作的工人多達三千四百人。
由於大明施行日薪制,因此在鋼鐵廠宣佈停產整頓後,大量工人失去了收入來源,不得不走上街頭,尋找臨時工作。
八月,繼湖廣鋼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