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小孩扛槍,殺傷力極小!(求追讀)(第2/3 頁)
駱垚滿意地點頭,心想付道斌還不算太笨,和他溝通,省事!
“我們賣出去的商品其實都會被貼上‘物美價廉’的標籤,久而久之,工廠也會走這個路線。”
“因為這個路線不費功夫不動腦,只要上人力和機器就可以,前期成本也低,銷量大也能賺上不少。”
駱垚不喜歡不動腦的事,但在這件事上,他覺得情有可原。
在整個大環境都落後於人時,為了尋求溫飽,大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去走一條別人看不上的路。
就跟他父母一樣,起初為了供養他和駱珠,只能借錢硬著頭皮開了一家餐館。
他爸不擅長做菜,但也還是會幫他媽打下手,因為夫妻二人知道,不把餐館開下去,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風。
“我們要和別人打的是一場持久/戰,而不是短暫躲過被人的圍堵就可以了。”
“不轉變思維,就算有了盤古eda和光刻機我們的晶片生態,還是會和以前一樣。”
“最大的改變,可能就是可以不受別人控制的生產晶片了。”
“但高階市場,永遠都是別人的,我們永遠也甩不掉‘物美價廉’的標籤。”
“可能伱覺得‘物美價廉’也沒什麼不好,但如果遇上了低價潮呢?”
低價潮?
付道斌臉色微變,他盯著駱垚,問:“那我們現在有什麼對策可以突破?”
“很簡單,12個字就可以概括。”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
“講的詳細一點,那就是找到我們和別人的差異,然後進行拆解。”
“第一,扶持晶片設計行業,特別是其他國外企業都比較薄弱的量子、ai領域,這兩個領域大家差不多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可以加大力度扶持。”
“第二,推動半導體產業完整化,國外沒有完成的事情,那我們必須完成,現有晶片產業大家都是各做各的,這要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上下環節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有了完成的半導體產業,情況將會大不一樣。”
“第三,佈局智慧機、新能源汽、智慧傢俱裝置等數碼裝置業務,晶片生產應該更加多樣化,而不是隻盯著某一塊業務,當某業務需求達到頂峰的時候,再想佈局其他領域,就完了。”
“第四,提高技術人才待遇,大量培養本土人才。”
“這四點如果能夠做好的話,我們才能甩脫‘物美價廉’的標籤。”
駱垚一口氣說完之後,付道斌在一旁認真的記下來,然後彙報給了領導。
領導收到資訊後,發現付道斌末尾寫著【這一套建議為駱垚提出,希望能考慮。】後,忙一層層彙報了上去。
訊息傳到了首都,科技組的人牽頭,召集了經濟組、發改組的領導和專家,開始討論起了駱垚的方案。
“這一套方案用得好啊,如果能夠完成,是真的可以突破境地,而且還能走上高階製造的路線。”
“方案設計者明擺著是想把“卡”技術變成“殺手鐧”啊!”
“我實話實說,這內容和上次領導講的差不多!”
“真的?什麼神人,居然猜到了領導的想法。”
“方案設計者嗎?就是那位設計盤古eda的少年。”
“不會吧,我記得他才16歲!”
“人家只有16歲但有200多的智商啊!我們吶,千萬別小看這位了。”
“你這麼說的,我都想要他來我們組上工作了。”
“拉倒吧,人家當初進華記就是因為華記能夠提供給他想要的科研條件,你以為他甘心每天跟你一樣坐辦公室嗎?”
有了駱垚的設計方案,這次的會議進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