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芒種(第2/2 頁)
果不吃飽些實在幹不了活,難怪身體不強壯。
麥子收了之後,要耕地,馬耕就快了,牛耕的話,不知道要耕到什麼時候去。這個時候一般種粟,豆子,蕎麥,芝麻等,粟的價格跟大米一樣,比小麥還貴,產量也差不多,下種都是沒有底肥的,難怪產量不高,發芽後還要間苗,補苗。
好在不是所有的地都是種小麥的,還有種棉花的,棉花要到秋天才成熟。
粟種完之後要鋤草,鋤草要鋤好幾次,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所以說是“汗滴禾下土”。
接著麥子要脫粒,一年到頭忙活下來,一畝地馬馬虎虎可以養活一個人,雖然如此,田價還是越來越貴,一畝田可能要十年或者二十年才能回本,但是可以傳給後人,田還是比較寶貴的資源的。
這個時候小麥已經曬乾裝袋了,粗略算下來,畝產量已經輕輕鬆鬆增加了一石。每家差不多都破例留了10石糧食,大傢伙都很高興,說太孫殿下使了什麼妙法嗎,給他一捯飭,產量就翻倍了。曾敏學也搞不懂,就來問。
“種地前先要耕好地,選好種子,人畜的糞便要經過發酵才會更快的更多的被莊稼吸收,這個至關重要,就像蒸饅頭之前,要參點老面發酵一下。
,!
什麼事情都是相通的,在鄉下就要有集市場,農民一般地沒有渠道進行買賣,往往豐收的時候,糧價壓的很厲害,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又上漲,在這裡開集市還是很有優勢的,可以方便來往的過路客。
如果北京的百姓聽說這裡糧價便宜肯定也會過來買的,集市越來越大,雞蛋,魚,豬肉,蔬菜等等都可以賣的,大家也不要都擠進北京城裡,你信不信,將來北京城人越來越多,到時候就什麼都貴了,進京趕考的,是願意住在京城貴的要死的地方,還是願意住鄉下便宜的地方?
這就是發酵,想要吸引讀書人光這點還不行,還要有著名的典故景物事,書院,書館,茶樓等等。”
曾敏學頭一次聽到這麼說,也是半信半疑,正好朱瞻基讓他去做就行了,圖紙已經畫好了,下水管道預留,先建一期工程,紅磚,瓦,蜂窩煤爐子等加緊燒製。他特地讓燒製一批陶花盤,他準備養一些花草,這是他的念想。
秋天的時候,粟也豐收了,紅薯也種了一些不多,埋下莖葉之後要澆水,太費功夫了,北方一到秋冬的時候,河水就乾枯了用水不方便,而且隨著人口的增加,地下水也會越來越少。朱瞻基就是要把李家莊做一個樣板出來,一些表現好的莊戶以後可以當管事,像許敬這樣的,給他一個莊園又有什麼呢。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