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5 頁)
他的劍就是審。
也是判。
就算他手上換了刀,也是一樣。
可是麻三斤仍有希望。
因為孫青霞仍有疑問。
──這“疑問”未攻破之前,孫青霞未必敢殺他。
果然,孫青霞問出了這個疑問:
“龍舌蘭現在在什麼地方?”
麻三斤聽到了這句問題,才打從心底裡透出了一口氣。
他知道“討價還價”的時候到了。
“如果我告訴你,你就放了我?”
孫青霞想也不想,道:“會。”
然後他附加了一句:“但,只一次。下回你落在我手上,我一樣殺你。”
這是條件。
聽來非常合理。
麻三斤卻是打從心底裡笑了:他是個多疑的人,自然不見得孫青霞答允了他便會以為一定會守約,但只要這魔星肯跟他交換條件,那麼,其他的人便一定不會袖手旁觀,極可能還會出手救他的了。
──因為,匿伏的人已沒有了“退路”。
所以,他只是要孫青霞一句話。
這時候,孫青霞忽然有一種奇特的感覺:
眼前這像一口布袋的胖子,不但不像是肉在砧上給徹底打垮,反而是像正張開了布袋,等君入甕。
生起這種感覺的主要原因是:
他感覺到麻三斤體內的“光”又愈來愈濃,愈來愈烈了。
──其實只要是活著的人,誰都會有這種“光”,正如“氣”一樣,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綠色,有的是雜色,有的是灰色,甚至有的是五顏六色;而每一種“光色”代表了自己的運氣與心緒:例如紅色是代表了當事人的浮躁和剛強,而黑色則表示了厄運和死亡。
誰的體內外都有這種“光色”,只看有沒有讓人看得出來,自己有沒有感覺得出來而已。
──如果麻三斤只是求饒,只在怕死,又怎麼會有這種“陰謀得逞”了的異彩?
就在這時候,有半聲哀喊,幾乎要比蟋蟀掙動更低、還弱,卻仍是給孫青霞聽見了。
他馬上辨別出聲音的來源:
那是女子的哀呼。
──就在崖邊的荊棘林裡!
他疾轉過身去──而就在他轉首的瞬間:正好發現有兩箭正向他射到!
這箭矢體積小。
細。
且幼。
發射時,竟是無聲。
也無息。
──連風聲也不帶,但依然快、更加速!
如果孫青霞不是先聽到微響,及時轉身,可能就真的沒發現這兩箭!
他現在才猛想起:
為什麼連身經百戰的鐵手也得在急湍奔流裡捱上兩箭了。
──因為這箭射得真個防不勝防!
要不是當時鐵手及時出手,只怕自己也得吃上一矢!
箭射來!
孫青霞長身而起,飛鳥投林:
他不是避。
而是直掠向那箭射來處!
──比箭還迅!
箭快!
人更疾!
這樣下去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
後果幾乎是馬上發生:
孫青霞人刀合一,激飛了迎面而來的一矢。
另一矢射空。
射空的箭剛好射向麻三斤。
孫青霞並沒有殺麻三斤:其中理由,可能是因為他仍未肯定確知龍舌蘭的下落;也可能是他太有信心,隨時可以再逮殺麻三斤;亦可能他把殺麻三斤一事,假手於他的同黨;更可能他即時判斷:假如他一刀殺了麻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