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2/2 頁)
地進行補充,而且又是在敵人強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對我後勤交通進行封鎖、破壞的條件下作戰,後勤供應與保障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特別是1951年夏秋,正趕上朝鮮北方多年不遇的暴雨災害和美軍對我後方交通線實行大規模空中封鎖的&ldo;絞殺戰&rdo;,困難更大。但我後勤戰線的官兵,經過精心組織、頑強奮戰,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仍然較好地保障了武器、彈藥、各種裝備以及施工所需的各種器材、物資的供應和傷員的轉送,有效地保證了全師作戰任務的完成。
第8部分、在廣州軍區的十五年
1、回軍任職,主管軍事訓練工作
我參加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經驗編寫委員會的工作於1955年7月結束。後我被任命為四十七軍副軍長兼參謀長,這時才回到湖南衡陽軍部正式到任,主管軍事訓練。
軍事訓練是軍隊和平時期的中心工作。各單位都是第一把手親自抓訓練,但當時四十七軍軍長張天雲同志身體不好,另一位副軍長劉興隆又分管別的事情,因此領導軍事訓練的重任主要落在我的肩上。當時,部隊回國不久,多數單位主要搞營建,有的還搞國防施工,在軍事訓練上同廣州軍區範圍內已經過幾年正規化訓練的兄弟部隊比較,我們軍的訓練水平相對地落後一些,當年全軍戰術訓練僅總評為及格,而射擊訓練則總評為不及格。從1956年開始,全軍每年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建制團,和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建制連隊執行全訓任務。軍政訓練的時間是按七比三或六比四的比例進行的。軍事訓練又主要突出射擊等技術和連以下分隊的戰術訓練。按照訓練總監部頒發的訓練大綱的要求要完成規定的指標,任務是十分繁重的,所以當時我的壓力是比較大的。為了儘快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軍不得不做出較大的努力,而我作為分管軍事訓練的副軍長理所當然地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