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第1/2 頁)
緊接著他就給宜妃和太后科普了他塔喇氏家有什麼姻親,各自什麼地位。
宜妃心有不甘,她試探道:「皇上這麼一說妾倒是想起來了,皇上說的那個他塔喇副都統家也有一位親孫女是今年的秀女,她的阿瑪跟這個張保是堂兄弟。」如果非要選他塔喇氏,她覺得這位副都統的孫女不錯。
像副都統、都統這樣的位子基本都是在家族內部傳承的,父傳子、兄傳弟。那位副都統若沒有親兒子這婚事倒也還成,可人家有親兒子,這副都統之位肯定是兒子繼承不會給那個什麼布雅努。
太后跟著幫腔,「是啊皇上,這正五品實在是太低了,日後老五媳婦怎麼跟妯娌交際?就是老五怕是要在兄弟裡抬不起頭了。」太后知道皇上選這麼個兒媳婦的原因,想到因為自己連累了老五,她心裡很不好受。
皇上忌憚蒙古卻又不得不拉攏,老五就成了他的犧牲品。太后的心裡難受。
是,真要算他塔喇氏的出身不低,甚至比大福晉都要好一些。可你也要看是那誰比的,大福晉的祖父是比不過,架不住人家阿瑪的官職高啊。你拿祖上跟人家的阿瑪比,丟人不?
就如同當初的赫舍里氏皇后一樣,她祖父是輔政大臣,還是輔政大臣之首,家世多顯赫啊。人家繼後的父親就是輔政大臣,你說誰高誰低?當然你也可以說鈕祜祿氏一族從額亦都起都很出色,跟大福晉的家世可不一樣。
可理兒它就是這個理兒啊。
康熙面色一沉,「怎麼?老五你也覺得張保的女兒配不上你?那你們覺得誰的女兒合適,蒙古親王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兒?」
康熙生氣了。
胤祺心中悲憤,可他不敢跟汗阿瑪嗆聲,他是個孝順的孩子,不想讓額娘跟瑪姆為難。於是他張嘴說道:「兒臣絕無此意,額娘跟瑪姆也不是這個意思,兒臣覺得這位他塔喇氏就很好。汗阿瑪聖明。」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隨後起身離開。老大當年大婚的時候惠妃和明珠就明裡暗裡的說大福晉出身低,如今到了老五依舊如此。老大那是有野心想要扳倒太子上位需要岳家的助力,難不成老五也有這個想法?
老五背後本就有郭絡羅氏和蒙古支援,再來一個有權勢的岳家,就算老五不想爭,難保不會有人挑唆。就像老大。在康熙的眼裡,老大跟太子爭那都是明珠挑唆的。
一想到老五有那個心思,他心情很不好。本來選這樣一個嫡福晉他心裡還有些過意不去,現在他是一點心虛的表情都沒有了。
康熙認定的事情,誰說都沒用,宜妃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這事兒。她心裡想著好歹她瑪法是朝中大員,規矩禮儀怎麼也不會差了去。
按照慣例選秀的時候宜妃要召見她看中的秀女,她嘴上說著沒事他塔喇氏出身不算差,心裡卻怎麼也邁不出去這個坎。
「怎麼,五阿哥這次不準備選嫡福晉?」四妃聚會,同為四妃之一的惠妃等人好奇的問道。五阿哥十四再等上三年可就十七了,十八大婚雖說不算晚可也不早。五阿哥雖然沒養在她跟前,惠妃卻不信宜妃不著急。
宜妃看了惠妃一眼,她心裡暗罵惠妃沒事找事,嘴上卻不緊不慢的說道:「那倒不是,本宮這不是想著多考察考察,看看她能不能沉得住氣麼。姐姐也知道老五性子敦厚不太愛說話,本宮就想著要找也應該找個能沉得住氣,受得了他這脾氣的。」
惠妃扯扯嘴角,宜妃說的好聽,五阿哥敦厚?依她看五阿哥那不叫敦厚,沉悶還差不多。都說四阿哥性子古怪,又有個偏心眼的額娘,做四福晉是倒黴,要她說做五福晉也好不到哪裡去。
德妃對四阿哥不好,卻不怎麼管四阿哥府裡的事兒,四福晉頂多請安的時候受婆婆點氣。五阿哥就不同了,不說宜妃這個正經的婆婆,若五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