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這回十四阿哥沒有推脫很痛快的就來了,因為胤祥告訴他剛才看見他未來福晉走了。胤祥原意是想要調侃他的,卻不知他心裡鬆了口氣。
說來也怪,他跟那丫頭認識也就七天,甚至到現在都不知道彼此的名字。每次想到要成婚,似乎都能看到那丫頭一臉控訴,說他說話不算數花心的樣子。久而就是別人提起什麼福晉、成婚他都不自在。
胤禎並不擔心額娘會對他怎樣,頂多就說馬上幾句,他回頭說幾句好話哄哄就完事了。他才是親兒子,難不成比不過一個完顏氏。
完顏氏,姓氏都不討他歡心,他更沒了見人的慾望。
結果,胤禎剛擺出諂媚的姿態,那邊德妃就伸手擰住了他的耳朵。
「哎喲、哎喲,額娘,疼疼疼鬆手。」
德妃又使勁兒擰了一下,臭小子就會糊弄她,她手勁兒多大自己能不知道?「你瞧瞧你,幸虧額娘沒明說,不然額娘這臉都讓你丟盡了。」
轉頭看見旁邊放著的東西,她氣不打一處來,「行了,你福晉人不錯,入宮一趟知道給額娘準備禮物不說,還給你準備了一份。」
胤禎心說,她那是有心計知道提前巴結人。結果轉頭就看見桌子上的東西。
胤禎瞪大了眼睛,顫抖著手指著託盤,「額,額娘,您,您說這是誰準備的?」託盤上一件錦鯉香囊牢牢地吸引了他的視線。
這鯉魚好熟悉啊,他忍不住拿起來仔細觀看。
天青色的布料上一尾金紅錦鯉活靈活現,胤禎敢打賭這絕對是那丫頭的手筆。
「怎麼,你們之前認識?」到底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又剛得知這樣的訊息,一時控制不住情緒讓德妃發現很正常。
想到什麼,胤禎輕咳一聲,「不認識,就是覺得這魚繡的挺好,我還以為是真的。」這條魚比五年前繡的好太多,要不是手法習慣沒變,他也不可能第一眼就認出來。
忍著欣喜,他努力平復心情,看向德妃。「額娘,這真是我未來福晉準備的?」他未來福晉哪兒人來著?哦,好像是盛京那邊的,莽喀是鑲紅旗都統,鑲紅旗一向是駐守盛京漠南的。這樣看是那小丫頭的可能性很大。
胤禎咧著嘴角笑起來,要不是還知道場合不對,他恨不得再蹦幾下,跑上幾圈。
德妃看著小兒子前後不一的行為,越發覺得這裡面有事兒。她也沒有刨根問底的想法,只要兒子對福晉滿意就行,不說兩人琴瑟和鳴,起碼也要做到相敬如賓吧。
「你這孩子,我早就跟你說讓你先見見人,她跟羅察那女兒不一樣。現在後悔了吧?」
傻笑的嘴角收斂,胤禎噎住了。
他,他都幹了什麼?
居然親手斷送了跟媳婦兒見面的機會。
胤禎忍不住給了自己一巴掌,讓你不仔細。如果早些聽額孃的話,不就早就跟媳婦相見了?
胤禎這一巴掌打蒙了德妃,十四這是傻了?
第12章 回憶
自康熙二十年平三番定漠北後,就有了南巡北巡的慣例。所謂南巡俗稱下江南,時間地點不定;而北巡則是有名的木蘭秋獮,地點則是木蘭圍場。
狩獵並不僅僅是為了遊玩,也有展現大清武力震懾蒙古的意思。每年七八月上,康熙都會帶上一些宮妃、皇子、朝廷重臣前去木蘭狩獵。
受寵的皇子自幼便可跟隨母妃前去木蘭。比如十四,他最早一次去圍場的時候年僅六歲,是年歲最小的皇子之一。
五年前胤禎九歲,他再次跟隨康熙去秋獮,同行的有好兄弟九阿哥、十阿哥還有八阿哥和四阿哥等人。
這次秋彌皇上有意給十阿哥娶一位蒙古福晉,九阿哥愛湊熱鬧跟著十阿哥與蒙古的王孫公子一塊打獵去了。營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