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晶片二三事(第1/2 頁)
對晶片產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生產製造晶片的難度。
所謂的晶片自研,只是指設計晶片,而不是生產。
相當於畫出一張裝修圖,把圖紙交付給施工隊,由施工隊實際裝修。
為什麼我們不自己裝修呢?
這就要說道光刻機這個東西了。
簡單的來說光刻機就是施工隊手中的工具,沒有工具施工隊也幹不了活。
一臺光刻機的生產製造,涉及到數學、光學、流體力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表面物理與化學、精密儀器、機械、自動化、軟體、影象識別領域等多項頂尖技術。
即使掌握了這些技術,也需要相當的工程經驗。這些工程經驗,是基於上千高水平工程師積年累月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不是科學理論數學公式計算一下就能完成的工作。
所以,一個人的重生,哪怕是一個從事光刻機生產研發多年的工程師重生,對這個東西的生產起不到實際的促進作用。
這需要整個國家基礎工業水平、教育程度、科技發展程度的共同提升。
就euv光刻機而言,能生產這種光刻機的僅有荷蘭的asl一家,它其中主要零部件來自於歐美幾十個發達國家。德國提供蔡司鏡頭裝置,rb提供特殊複合材料,瑞典提供工業精密機床,美國提供控制軟體等等。
看到了吧,它其實是幾十個國家頂尖技術的彙集。
所以段然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自己搞晶片產業。(作者也不是專業的,些的東西難免貽笑大方。)
這是半導體產業資源密集這個特點決定的。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源的投入,包括資本、技術、人力、政策支援等。
也就是說,需要國家出手,鼓勵扶持這個產業的發展。
可是段然能等到國家出手嗎?
他能等……但你們肯定不能看我水個十幾年……
說實話,段然能想到的辦法不多,大概可以跟小rb合作。
他們的半導體產業很發達,在高峰時佔據全球近80的dra(俗稱電腦記憶體)份額。
1974年,rb政府批准“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劃,這個計劃俗稱半導體晶片計劃。確立以趕超美國積體電路技術為目標。
隨後rb通產省組織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東芝等五家公司,整合產學研半導體人才資源,提升rb半導體晶片的技術水平。
1980年,rb攻下30的半導體記憶體市場,5年後,rb的份額超過50,力壓老美成為第一。
那rb半導體產業這麼牛掰,憑啥跟段然合作啊?
就是因為它太牛了,老美都看不下去了。
在差點兒把英特爾弄死,又要收購快捷半導體公司的時候,sia,這個專門弄出來應對rb半導體公司的協會,弄出了個觀點,讓老美上下議院那些政客坐不住了。
他們的大概意思意思是:咱們半導體行業削弱將給國家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反正他們正常商業上打不過別人的時候,就搬出來國家安全這套說辭。
現在面對hw,又是這一套東西。
就這,還真他孃的好意思標榜自由民主,市場經濟。重點是,還真的有人信!不光自己信,他們還到處宣揚,企圖讓別人也信……
總之,加收高額懲罰性關稅,裁決rb開啟市場,讓國外公司至少佔有百分之二十的份額。
簽署這份協議,讓rb半導體產業陷入困境。
假如rb半導體產業是個人的話,他現在應該是被打倒在地的狀態。
被來還有機會爬起來的,結果老美剛走,又過來一人,這人就是hg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