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還是名聲?囂魏牟?刀下遊魂灰鬍?一念及此,楊楓的目光猛地一縮,眉峰緊蹙。自從來到戰國時代,他就投奔了代郡李牧。代郡一帶民風剽悍暴烈,代兵又是李牧一手帶出來的,連年與寇邊的匈奴對陣,戰力強悍,而劃入他麾下的鋒鏑騎尤為精銳中的精銳,這使得他對於趙軍戰鬥力的認識形成了一個誤區,直至平剿馬賊之役,滋縣騎兵才讓他的感知較為接近真實情況。如今使魏,那五百禁衛軍盔明甲亮,看著威風凜凜,但養尊處優的他們什麼時候真刀真槍地玩過命。不要在當真需要搏命之時,葬送在這幫不中用的傢伙手裡。未雨綢繆,一定得搞點人手當護身符。
&ldo;噗!&rdo;突然用力地吹了一口氣,酒碗裡的酒水漾動起來。楊楓兩眼微眯,盯著一圈圈盪開的波紋,目光一跳,一個混水摸魚、從中漁利的大膽想法跳了出來。一個大膽得讓他自己都吃驚的想法‐‐推信陵君上位。
當然,不是傻得去為信陵君當殺手刺客。而是想法造就一個情勢,一個既能置魏安釐王於死地,使信陵君藉機登位,而又能絕對撇開趙國送婚使節團幹係的情勢。
魏太子增為質秦國,但魏安釐王有以龍陽君為首的心腹勢力對抗信陵君。信陵君的如意算盤是借趙使之手除去安釐王,而後迅雷不及掩耳地登位掌權,在秦國暫時無暇東顧時出兵伐趙,以為安釐王復仇的大帽子下把內部紛爭轉化為對外矛盾,在伐趙中逐步清除安釐王的鐵桿勢力,穩固位置,同時也在對外戰爭中獲取實利。
可如果在無伐趙藉口時魏安釐王暴死,那麼信陵君還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登位?楊楓思忖了好一陣,答案是:會!這是信陵君的最好也是最後一個機會,以他的眼光,不會看不到在秦國咄咄東逼的態勢下,魏國岌岌可危的命運,如他仍以大魏的宗廟血食為念,就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假如事情真是這麼順利地發展下去,憑著他無忌公子威震列國的聲名,天下聚焦的中心就是魏國,秦國東進首先著鞭也是魏國。而魏國就地理而言,無地利之險,信陵君在無法轉化內部矛盾時,唯有與龍陽君決死一搏,自削元氣,而且秦國一定會拋回太子增,加劇魏國之亂。信陵君縱是雄才大略,哼哼;;;;;;
而對趙國而言,就太有利了。在那個時候的國際大環境下,大趙就能獲得難得的喘息良機,他,也能將所有精力投入國內。
當然,這只是他臨時起意的一個大方略,至於其可行性和具體的操作,尚需與尉繚、范增等智者進行詳細會商。
楊楓長長地噓出了一口氣,舉起酒碗一飲而盡,長身而起,對坐在身後兩桌的衛士道:&ldo;走!上烏家!&rdo;
第八十五章求凰
得到守門家將的稟告,烏應元帶了幾名手下大步迎了出來。
楊楓抱拳一禮道:&ldo;大少,楊楓公事在身,來得魯莽,還望恕罪。不知大少可曾接到大王的旨意。&rdo;
烏應元爽朗地大笑道:&ldo;適才宮中內侍已來傳過旨了。楊客卿但有所需,烏家莫不鼎力相助。楊客卿請入內詳談,請!&rdo;
兩個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把臂進了烏家堡。
將楊楓引入內室坐定,烏應元斥退手下,皺著眉道:&ldo;怎麼回事?你怎麼成了送婚使了?&rdo;
楊楓苦笑著一聳肩,說出了孝成王對《魯公秘錄》的圖謀,卻隱下了《魏公子兵法》一事。
烏應元身軀一震,銅鈴巨目猛地大睜,神色變幻,嘆道:&ldo;這一定又是趙穆奸賊的詭計。小楓,你不知無忌公子的可怕,從他手裡盜取《秘錄》,何異於登天攬月。事有不濟,你不但身死,而且名裂,大王定然以你為替罪羔羊,把所有的事推到你個人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