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超級海水淡化裝置(第2/2 頁)
企業第一次在南海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填海造陸。
不僅僅有象徵意義,更多的是一種示範。
就像是北美和大洋洲,政府把一些未開發的島嶼賣給私人開發建設。
這不僅僅給政府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名額,更是把那些未開發的島嶼以租、賣的形式向世界宣佈了主權歸屬。
為了這一次的填海造陸能夠長久執行,姜大鄴旗下的化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聯合打造了一款超級海水淡化裝置。
這個裝置之所以稱之為超級,主要是它生產的水質能達到直接飲用水級別,耗費的能源卻低到了極致。
淡化一噸海水只要兩毛錢,厲不厲害?
雖然海水淡化早已有之,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成本太高。
海水淡化主要採用的是海水膜過濾技術,淡化效果雖然很好,但卻是耗電巨大,成本極高。
2018年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淡化裝置就在以色列,成本已經實現了接近於3元每立方米。
現在才是1996年,大部分的海水淡化裝置的使用成本還是很高的,就算是最節約能源的裝置,成本也接近10元每立方米。
儘管如此,但對於極度缺水且並不臨海的地區而言,成本依舊很高。
尤其在內陸沙漠戈壁地區。
地球本身並不缺水,因為地球表面71的部分都被水所覆蓋。
問題在於這71中大部分都是海水,而海水既不能直接飲用,也不能用於工業和農業生產。
要想把這些水淡化後,直接供給內陸缺水地區,那真的是難上加難。
首先就是這個成本問題。
物理實驗室有一個叫何人傑的青年工程師,成功的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他在研究生物太陽能面板散熱問題時心血來潮,突發奇想了一個超級大膽的思路。
當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之後,太陽能便會轉化為電能以及熱能。
太陽能電池板如果長時間過熱,很容易造成裡面的半導體部件衰老,壽命減短。
特別是在赤道附近的地區,長時間處於高溫,高熱狀態,對太陽能電池和半導體耗損特別厲害。
所以,必要的散熱就成了一個研究課題。
何人傑突發奇想,就是將膜蒸餾元件與太陽能電池板相結合。
當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之後,太陽能便會轉化為電能以及熱能。
這個裝置的優勢就在於一點也不浪費,所接收到的熱能可以直接用於產生水蒸氣。
水蒸氣透過冷凝層冷凝之後會釋放出熱量,所釋放的熱量再透過導熱層成為下一級的熱源,驅動下一級的水成為水蒸氣,然後繼續冷凝。
固定在太陽能電池板後面的膜蒸餾元件共分為三級。
透過這樣的組合,不僅能夠實現一邊發電、一邊淡化海水。
而且只需要較低的溫度就能夠完成蒸餾。
更為難得的是這種組合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有利於光伏板的降溫,從而提高轉化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